第536章 千依百顺(2 / 2)

江天佑明知如此,还是想多说几句话。他想要听听武云昭的见解,想得到一些启发。

武云昭又道:“皇上,富和贵其实是不用比的。财富不尽,谁多谁少,没有定数。或许碰上一把火,万贯家财毁于一旦,顷刻贫困;或许跌个跟头,绊脚的石头就是金砖,眨眼暴富。朝夕之间可变化。至于贵,唉,众生平等,哪儿能分贵贱啊。民妇尚且说不清旁的,但至少,把人划分贵贱这事情,本身就是不对的,更谈不上比较了。”

江天佑道:“荣、宠、富、贵,朕胜于荣,堡主胜于宠,富、贵莫测,确实不用比了,我二人是平手。可选夫君的话,堡主确实比朕更合适。”

武云昭道:“皇上圣明。”

江天佑点点头,叹口气,将心头伤感抹去。他被武云昭“贵贱”之说引发了感慨,深以为然,说道:“夫人高见,朕受益匪浅。对了,夫人,按你的想法,奴籍该留还是该去呢?”当即放弃儿女私情,转而谈起了政事。

武云昭道:“回皇上,民妇认为,奴籍为罚,可留。但人人生而无罪,不贵亦不贱,不可延及后代。父罪子不承,母罪女不继。赏罚分明,也要有改过之机。屡教不改,不长教训,严惩不贷。”

江天佑负手而立,思忖武云昭之言,过一会儿,朗声赞道:“好,好,夫人说的极是。”

武云昭道:“谢皇上夸奖。”

江天佑道:“夫人快快请起。夫人之言,令朕豁然。”叹口气,笑道:“这事儿在朝堂上争吵半月了,这帮大臣,要么主张坚决不留,要么主张尽数废去,就没人给朕提个折中的法子。奴籍纳入刑律,岂不是两全其美嘛,哈哈哈。”

大笑一阵,江天佑道:“夫人见识脱俗,如何有这般想法?”

武云昭道:“回皇上,民妇经营生意,平时也要读诗书经史充实头脑,免得吃亏。律法繁多,民妇是不能通晓的。但结合谈生意的经验,启发颇多,这些事情反而比旁人理会得清楚。”

江天佑好奇,问道:“哦,这番理解是由何事启发?”

武云昭道:“回皇上,民妇给您打个比方吧。”

江天佑点头。

武云昭道:“比如说,民妇跟李家做生意,第一次,我跟李家的长辈谈,后来我吃亏了。自然不相信李家长辈的为人,那我要不要相信李家后辈的为人呢?”

江天佑道:“家风不正,恐怕上梁不正下梁歪啊。”

武云昭道:“是啊,民妇也是这么想,对李家全家都忌惮,可偏偏啊,就这项生意,我只能跟李家谈,跟别家谈不了,放弃了李家,我就得放弃生意。没法子,我只能接着跟李家谈。我学了乖,不找长辈了,找晚辈,这一回,生意成了,双方都好,从此以后,也没出过岔子。相反的情形也是有的,我跟长辈谈的好好的,可到了晚辈身上,反而被设计,损失了不少。”

江天佑道:“常言道,龙生龙,凤生凤,其实,有时候,龙也能生出了蹩脚蛇,凤也能生出杂毛鸡,善恶难辨,不能一言蔽之的。”

武云昭道:“正是。奴籍人家子孙生于泥泞,若给机会,不见得出不了绝艳之才。民妇拙见,爱谈金银,大臣们不想废黜奴籍的,是不想多花一份雇工的开销吧。”

江天佑道:“或许吧。”

正在这时,善公公捧着布料、针线回来了。

善公公在门外守候多时了。他是皇上跟前伺候的太监,心眼儿最多,不敢贸然闯入,跟耿翔确认御书房里头无事发生才进来的。

喜欢称帝二字,老娘都说倦了请大家收藏:称帝二字,老娘都说倦了青豆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