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1 / 3)

白华为菅 五色瓜 250 字 2020-10-23

上一次见宛来信还是在三月份,也不知是她回的那个“阅”字成功气到了她,还是由于沿途地方在打仗,信在路上耽搁了些日子,这一封信居然隔了这么久才来。

温见宁拆开信封,还是熟悉的浅粉色信纸和巴黎香水的味道。

见宛这一封信里还是不改她炫耀的老.毛病,仍在吹嘘自己在上海滩社交场上如何受男人追捧。不过相比上一封信,温见宁还是能看出她字里行间隐隐的焦躁感,大约是因为温家人在为她重新筹划婚事的缘故。毕竟见宛还年轻貌美,温家也不可能一直放任她这样下去。

温家近来的日子也不算太好,日军在不久前攻占了淮城。城内的大户人家都卷了细软跑路,温家老宅的人也匆匆赶去上海法租界避难。温老太爷年事已高,经不起一路颠簸折腾,到温公馆后没两三天就没了,令众人.大感晦气。

不过毕竟是长辈,人也已经死了,大家也不好说什么,只能捏着鼻子赶紧为他老人家筹办丧事。不想在这个节骨眼上,跟老太爷一起来上海的三姨奶奶不声不响地突然就割腕死了。临死前还留下一封遗书,说是她要追随老太爷而去。

温家人又气又觉得好笑,温老太爷多少年前就瘫在摇椅上动弹不得了,她一个上不得台面的姨娘早已人老珠黄了,还学什么才子佳人来殉情呢。不过再怎么不满,他们还是不得不给好好给三姨奶奶下葬,毕竟人家有情有义,他们要是再不给情面,传出去就要成了恶人。

温见宁在老宅待得时间短,对那位三姨奶.奶的印象早已模糊不清了,若不是见宛这次突然在信里提起,只怕再过些年,在她记忆中,那个很多年前站在温府大门外看着载着她们的汽车远去的影子也会被时间磨蚀殆尽。

对三姨奶奶来说,或许早早地随温老太爷而去,才是最好的选择。

温家这样本性凉薄的人家,她一个没有倚仗的老姨娘待在那里,往后的日子,免不了要处处看人脸色,再勉强活上十几二十年,也只是忍辱偷生罢了。

出乎温见宁意料的是,见宛这样刻薄的性子,但在三姨奶奶这件事上难得没说什么风凉话,反而流露出几分萧索之意。温见宁这才记起,见宛的母亲也只是个姨娘,在生她时难产去了,大太太不愿意养她,见宛小的时候没少受三姨奶奶照顾。

温见宁顿了一会,又接着看了下去。

法租界温公馆接连的丧事让见宛心情不佳,转头又去了港岛那边散心。

温老太爷虽然死了,但名义上作为姨太太的梅珊仍然不肯回上海奔丧,还待在半山别墅里醉生梦死。不过有几次在宴会散后回去的车上,见宛看见梅珊怔怔对着车窗外的黑夜掉泪。虽然不知道她在哭什么,不过想也知道,这眼泪肯定不会是为温老太爷掉的。

见宛在信里提到,见绣如今烟瘾大得很,人也瘦了许多。她还听说,见绣跟严霆琛两人各玩各的,不过见绣近来看上去精神还好,整个人都容光焕发的,所以她也没多过问。

除了这些琐事外,对于见宛而言,此次回港,最大的收获就是她又遇上了前男友卢嘉骏。

早些时候她还在上海,就听说他跟那位赵姓千金的婚后生活不协,这次重逢后一瞧,果真如此。她故意装出心胸豁达的模样,温柔大方地劝了那卢嘉骏几句,那负心汉果然又昏头涨脑,说要跟赵小姐离婚,与她重拾旧好,也不想想他也配。

正好见宛在报纸上看到了温见宁所写的《永定桥》,这才突然想起温见宁如今也算一个出名的作家了。所以在这封信的结尾,见宛大小姐还特意问温见宁,能不能专门为她写一篇讽刺卢嘉骏这等负心汉的,她可以出高价买下。

温见宁几乎要被她气笑了,她总是能低估这位大小姐的虚荣无耻。

不过她一个人在书桌前坐了一会,还是抽出信纸来决定给见宛回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