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九章 香皂卖不出去了(1 / 3)

问了书院的名字,林小婉一行便出发了。

常青书院。

车夫知道位置,就在县城的西南。可以先把刘阳送过去,然后再去花溪阁,还算顺路些。林小婉之后还要去城南和城东,路线这么安排,最为合理。

路上的时候,通过车夫了解到这常青书院可是清河县的第一书院,书院的学子里出过不少官员,大小都有。这在大周西边的府域来说,可是相当难得的。

所以,常青书院的口碑很好,想进入书院读书的人相当之多。之所以刘阳能进,还多亏了佟掌柜的面子。

或者说,是姚氏的面子更为贴切。

这些刘阳自然也知道,所以他隐隐还有些激动。一想到能进入到这样的书院读书,简直就是他的荣幸。

上次清河之行,他就被常青书院的氛围所感染,更感叹于他们渊博的学识,和得体的谈吐礼仪,以及他们因为身处常青书院而由内而外散发出的强大自信。

他们自信,常青书院就是最好的。

刘阳,根本没想到,他要去的书院竟然会是常青书院。他本以为,能去三江书院,或者喜乐书院就已经很不错了。

常青……常青……

这一路刘阳都暗自念叨着,心里充满了对以后书院读书生活的美好憧憬。

他已经迫不及待了。

林小婉自然看出刘阳的激动,不以为然的说道:“一个书院而已,你至于这么兴奋么?”

“当然值得兴奋了。”刘阳说,“那可是清河县最好的书院啊,多少学子梦寐以求的地方。进了常青,就相当于半只脚踏入了官场。只要肯努力,有天分,日后必定会成为举人,继而贡士,最后说不准能成为状元,榜眼,还有探花!”

看着刘阳这忘我幻想的样子,林小婉毫不遮掩的说:“别的说说就算了,探花你还真不行。”

没办法,不够帅啊。

这一点,想必刘阳也是有自知之明的吧?

果不其然,刘阳坦然道:“你说得对,探花我确实是没任何指望。”

可谓是对自己有十分深刻的认识了。

最后林小婉跟刘阳说了句“你开心就好”,把刘阳听的,有些不知所谓。

只不过,老天把刘阳的期待延长了些,当他们在书院门口时,被告知,书院的先生们带着众学子出去采风了,为的是陶冶下情操,顺便根据所看所感做一首诗,作为一月后临川诗词大比的入场券。

这是很重要的一次打比。

为什么重要,那是因为这次会有大人物来参加的。多大的人物不知道,反正会对明年的秋闱大有裨益。

所以所有人都花了无数心思去准备。

而常青书院的院长也极其重视,明年秋闱的成绩关乎到常青书院是否能得到皇帝亲手提笔的匾额,这是何等殊荣,岂敢懈怠?

从常青书院离开,银芷感慨:“一个看门的大爷怎么都知道这么多东西?”

车夫大笑:“那可不是什么看门的大爷,那是常青书院现在院长的老师。只是在书院门口晒晒太阳,恰巧碰到了咱们而已。”

“啊?那大爷这么厉害啊?我看他的穿着,挺破旧的啊。”银芷小声念叨。

“人不可貌相。况且那位先生的衣服只是旧了些,但很干净。”林小婉说道。

从一开始她就觉得那位老先生不似庸人,果不其然,算是有大身份的。

曾经作为书院院长的老师,他的学识毋庸置疑,又如此的不拘外形,想必德行也很高尚。是个值得学习的前辈。

刘阳此时的眼中就充满了激动,还有几分懊悔。

激动的是,听到了常青书院如此多的讯息,而且一条比一条让他感到震撼,而且能与老先生那样的人共处一堂,已经是莫大的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