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四章(上)新学生(2 / 2)

前,已经工作了,担任峨眉电影制片厂艺术中心主任。

明年毕业后,将会重新回到峨眉电影制片厂,任导演,副厂长.......

然后调任燕京电影制片厂,再直至成为中影的掌门人,掌控整个华夏电影的命脉。

吴见夜斟酌了一下自己的思路,然后说道:“你们要研究的是制度,而不是一部电影的拍摄技术,电影厂的制度,电影未来发展的制度,以及电影市场化的制度!”

“电影市场化的制度?”

台下的众位大佬微微一愣,这是他们第一次听到有人说道:“电影市场化的制度!”

“不错,比如我们国内现在的电影类型,就有些模糊不清,对整个观影市场也没有明确的规划,咱们不说海外,只说香江电影,香江一个弹丸之地,电影行业的发展,却早已已经成熟,各类型的电影,层出不穷。

有专门为了娱乐观众而诞生的商业片,其中又分为动作片,功夫片,喜剧片,黑帮片,剧情片......就算是其中每一个类型又都分为不同的小类型电影,每一种类型电影都有着自己的观众。

同时他们也会有不同的影院放映不同类型的电影,这些都是电影工业的进步,而反观我们国内,根本没有这些讲究,基本上是制片厂拍摄什么电影,观众就得看什么类型的电影。

现在也许还看不出来这些差距,但是随着电视行业发展的崛起,电影工业势必受到冲击,到时候,如果国内的制片厂还是如此的话,那么我敢断言,在不远的将来,华夏电影工业将会遭受到严重的打击!”

吴见夜的话让众人陷入了沉默,很显然这个时候,吴见夜说的这些话,在这些人看来有些危言耸听,甚至是有些离经叛道了。

“那么这一切应该如何避免呢?”

韩和平下意识的问道。

吴见夜看了韩和平一眼,语出惊人的说道:“既然现在全国都在讲市场化,我认为我们电影行业也应该及早进入市场化制度,咱们来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

现在制片厂制作一部电影,不管成本是多少,但是单部电影为制片厂所创作的收益,最多也就在120万左右,那么这其实就给制片厂限定了一个拍片成本的问题。

单部电影的制作成本绝对不能超过100万,否则不管这部电影的成绩是如何的,制片厂都是挣不到钱的,这也就间接的阻碍了国内电影的发展。

我给大家举一个简单的例子,香江1981年的时候,拍摄了一部叫做《僵尸先生》的电影,拍摄成本八百万,但是在香江本埠票房就达到了2300万左右的票房纪录,同时在整个东南亚的票房收入则是超过了一亿,除去所有的花费,《僵尸先生》这部电影,为他的制作公司带来了超过七千万港币的收入!

也正是有了这笔资金的回笼,这家电影公司,才在后面陆续投资拍摄了多部电影。”

搜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