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读得起书(1 / 2)

睦宋 卿田老尤 2845 字 2020-10-14

等到热茶上过,沈少奕也不等蔡从汝等人开口,自己就说了起来,“诸位,你们有算过自隋唐以来,泉州一共出了多少个进士吗?不过是二十九个而已,其中还有六个是本朝新晋的进士。”

“皇子和本候的意思是,你们照样可以进京赴考,并不是一定要在泉州参加科举。当然了,你们也可以选择在泉州参加科考,因为自此后,泉州的大小官职,将只在本地取士,对诸位来说,其实是多了诸多的机会,何乐而不为呢?”

正低着头喝茶的,有几人眼睛都是一亮,他们当然知道,这意味着什么,毕竟光是泉州一地,大大小小的官职就有不少,那岂不是等于多了一条路吗?只是,他们又马上想到更为可怕的,那就是往后泉州的开科取士,并不是只有这些士大夫们有这个资格,而是整个泉州近百万人都涵盖其中,那机会也就变得渺小了。

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他们都习惯了高高在上,如何会忍受那些蓬头垢面,为他们种地,在他们的工场里做工,帮他们出海赚取无数银子的人,有一天会跟自己平起平坐,甚至有可能会爬到他们的头上去,这才是让他们最难以接受的事情。

“侯爷,吴某能否说几句话?”

“哦!当然可以!敢问您是?”沈少奕转头看去,那是一个他并不认识,约莫四十余岁的中年人。

“在下江南吴家吴迪!”

“哦!吴先生有什么话请说!”这一说沈少奕顿时就知道他是谁了,吴家祖上可是泉州少数高中进士中的一个,在泉州的士大夫中,也算是大家了。

“吴某想说,皇子殿下准备开科取士,吴某和泉州的士子们自然是欢迎之至了。只是侯爷,您为何不与殿下说一说,只让泉州的读书人参加科考呢?像告示上所说,只要是泉州籍贯之人,不论出身,都可参加科考,那岂不是说,那倒夜香的,扫大街的都能够进入考场吗?这等有辱斯文之事,恕吴某不敢苟同!”

“敢问吴先生,您祖上来泉州之前,是何籍贯?又从事何业呢?”

“吴某祖上乃是唐州,却也离京城不远!至于祖上···祖上······”

沈少奕一句话就将吴迪给堵住了,因为他知道,这些在泉州年代久远的大家族,其中十之八九都是来了泉州之后才发家的,大部分都是因战乱南下的中原百姓。他虽然不知道吴家祖上是从事什么职业的,但也想着听一听,便问了出来,如今见吴迪这个样子,显然吴家的祖上当初最多也就是一个种田的百姓而已,否则他也不会有口难言,一副说不出来的样子了。

“吴先生,还有诸位,本候虽然不知道诸位都是从何而来,祖上又曾做过些什么,是为官,为农,还是走夫贩卒。但是本候知道,在做之人,包括本候,祖上大多也就是一介布衣罢了。”

“本候从不隐瞒出身,因为本候不会忘本。而诸位难道想要做那忘本之人?”沈少奕目光如箭般扫向众人,但见一个个都是低头不语,根本不敢直视他的眼睛,因为谁都不能出口反驳沈少奕的话,否则就真的成为沈少奕口中的那个忘本之人了。而其中纵使有祖上是官宦人家,或是世家大族出身的,却也知道不能开口反驳,一反驳的话,得罪的就不仅仅是沈少奕了,而是在场诸多的士大夫们了。

“本候知道你们心里在想什么,不就是担心有朝一日,会让自己曾经看不起的人,坐在自己的头顶上作威作福吗?”沈少奕叹了口气,“花无百日红,纵使是本候也不敢保证我沈家会自此子孙万代,世世得享荣华富贵,也许自此北上,便会落一个尸骨无存了!”

众人都是默然,连抬头都是不敢,沈少奕连这种话都说出来了,他们又岂会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呢?

“既然如此,诸位为何要一直霸着手上的权势不放呢?为何就不能替布衣百姓们想一想呢?为何就不能给他们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