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八章 一朝风卷平波起(十三)(1 / 2)

欺世盗国 司史 188 字 2020-12-25

首相书厅内,陈佑正在仔细清洗那支青玉笔。

门外传来应答声,紧接着传来随侍主事的声音:“相公,吏部刘参政求见。”

“请刘参政进来。”

陈佑说着,将青玉笔挂到笔架上,做回书桌后。

片刻之后,刘熙古推门而入:“参见相公。”

“坐下说话。”

支使仆役奉上茶水,陈佑开门见山:“今次寻你过来,有两件事要你去做。”

刘熙古作恭听状:“请相公吩咐。”

“其一是吏部事宜,密院六司要空出位置来,人员调动你安排一下。”

尚书卿级别的调动交给刘熙古自行做主,权力之大叫人难以想象。

只是联想到陈佑之前所言,要推动刘熙古拜相,这样的行为除了信任,恐怕还有方便刘熙古拉拢关系的意味隐含在其中。

刘熙古对此有所猜测,因而只是点头应下:“既如此,熙古在月中之前将名单交给相公。”

“嗯。”

陈佑应允,没再多说,转入下一个话题:“其二是襄阳事宜,这边你打算如何安排?”

刘熙古立刻回应:“回相公,我与尚同商议之后,认为茂才去襄阳,有两条路子。一是掌襄州节镇,总揽一地兵马;二是任地区专员,总领数州政务。”

襄州分属山南东道,掌兵马就是山南东道节度使,掌政务就是山南东道行署专员。

“你是何想法?”

“我以为可令其为节度使,执掌襄州兵马,另择数位官员入行署衙门,充为佐贰。”

陈佑稍以思忖,认可这样的安排:“就照你所言,且去做吧。”

“是!”

刘熙古答应下来,不过还没离开。

他见陈佑不欲再言,当即开口:“不知相公可曾听说过,近日街坊间出现传言,说是国库钱多粮足,然两府宰相漠视百姓挨饿,不愿开仓放粮。”

“此事你不必操心,尚同负责此事。”

得知陈佑知道此事,刘熙古放下心来,起身一礼,退出房去。

……

两府的调令在长途跋涉后,终于抵达湟水县。

潘美是在节度使府见到使者罗士诚的。

两人一见面,潘美开口便问:“你是奉何人之令前来此处?”

罗士诚沉静答道:“下官乃是奉尚书令兼中书令陈公之令而来。”

“呵。”

潘美摇头轻笑,走过罗士诚,快步走到主位坐下,然后才问:“既然是奉陈公之令,不知陈公可有什么话要你带与我知?”

罗士诚叉手一礼:“好叫节使知晓,下官来时,陈公曾言,诸事但由节使自决。”

“是么。”

潘美不置可否,扭头示意身边亲随:“看看符令。”

罗士诚也不纠结形式,十分配合地交出随身携带的符令。

内容十分简单,令潘美卸职回京,西平节度使兵马转隶西平置制使司,西平节度副使冉逢春调任西平置制使。

潘美看完后长舒一口气,就这么捏着调令看向罗士诚:“朝廷命令,我已尽知,罗主事可去歇着。”

罗士诚现在一点也不想去歇着,但潘美都这么说了,他也不好强行说不需要休息,因而答应下来,起身离去。

“去,把各位将军都请过来。”

过不多时,湟水城内指挥使以上将领及节度府幕僚尽皆赶到。

为首二人,一个是节度副使冉逢春,一个是节度行军司马、湟水令刘澄。

一个是武将之首,一个是文官之首,这是潘美自个的班底。

待一干僚属坐下,潘美将手中符令举起:“前些日子所说事宜,朝廷已经下了调令。”

说着,他看向冉逢春:“西平节度改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