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章 一朝风卷平波起(五)(1 / 2)

欺世盗国 司史 245 字 2020-12-08

“每月或有一两次召见。”

张贤低着头,不敢多说。

“都说些什么。”

“官家多问学生,山长之政若何。”

陈佑闻言,轻笑一声:“问政?你怎么回的?”

“山长之政,若古圣人也。学生愚昧,所思所得不过万一,幸而谨记山长教诲,遵‘保民生、安民心、开民智’之法,一一解说山长之政所为者何,所利者何。”

陈佑闻之哑然,随即笑着轻叹:“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为政者以民心为天心,则是顺天应人。”

只可惜,民心这东西能被轻而易举地分化。

分散的民心,啥都不是。

感慨一句,陈佑才继续问道:“天子如何看待?”

张贤沉默一阵,轻声道:“官家常言,山长有伊霍之才德,天子可安卧如汉宣矣。”

诛心之言!

伊尹放逐,霍光废立。

单独说一个臣子有如伊霍,可算褒赞。

可皇帝自比于汉宣,别忘了汉宣在霍光病逝两年后诛了霍氏!

不知天子是有心还是无意,也不知陈佑到底有没有放在心上。

总之,听了张贤的话,陈佑只是摇头自谦一句,便不再多说,转而考问张贤政论。

都堂书厅,户部尚书张新彦坐在薛居正对面,十分严肃地说着救灾安排。

“今年才过了一半,为了缓解京畿一带旱情,国库拿了不少备用金出来整修水利。各地夏粮收成还没统计上来,夏税也没上缴,户部必须为下半年乃至明年上半年做准备。”

顿了顿,张新彦十分郑重地看着薛居正:“宋州赈灾,最多让毁地农民不至于饿死。”

一天吃一顿也能勉强过活。

而不至于饿死,门槛就更低了。

薛居正没有马上认可,而是问道:“太府那边什么情况?”

“太府恨不得只进不出。”张新彦吐槽一句,“也就张世才接掌太府之后才稍微大方点。”

之后他才说明情况:“来之前我去寻张世才,情况不太好。太府前些年发行的纸钞明年到兑换期限,现在正在拼命储钠钱银,根本不敢拿出太多钱来。”

“也就是说还很宽裕。”

薛居正抓住了重点。

“此事我亲自跟张世才谈,你计划稍微宽裕些,别看这些年百姓识了些字,反而更容易被蛊惑。”

得了薛居正的允诺,张新彦十分干脆地点头。

一件大事定下,两人一时无言。

好一会儿,张新彦试探着开口:“听说魏相公的病愈发严重。”

“嗯。”

薛居正点点头,脸上有些严肃。

他同魏仁浦差不多的年龄,自魏仁浦病重以来,每每想到,他都难免心有戚戚。

“其实魏相公去职修养最佳,只可惜……”

张新彦摇头叹息。

薛居正看了眼张新彦,没有接话。

他大概能明白张新彦的想法。

无非是想着看能不能借此机会参知政事。

宰相有缺,最佳选择是从参政当中选择一个拜相,然后下面的官员可以一级一级提拔,动一个就能动一大批。

参政有缺,张新彦这个户部尚书机会就大了。

见没有回应,张新彦干笑一声,就要起身告辞。

就在此时,门外突然传来声音:“参政,官家中旨。”

这一声,不仅仅是薛居正,便是张新彦,也不由皱起眉头。

习惯了自己做主,骤然听到皇帝有话要说,而且还是用没有经过宰相签署的中旨来说话,他们都升起一丝嫌皇帝太不懂事的想法。

最终薛居正率先打破沉默,他起身笑道:“既然官家有旨意,咱们先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