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章 太史归乡(1 / 2)

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太史慈!

这个东莱的名将,青州的骄傲回来了。

黄县以北有仙岛,号称蓬莱,这里有许多传说。

太史慈从小生活在黄县,年少时常常跟小伙伴们在海边玩耍,也曾跟随父辈们出海捕过鱼。

仙岛没见过,几座荒岛倒确实存在。岛上风景倒是好,可却没有人居住。因为远离陆地,物资匮乏。

从锦城到黄县其实蛮远的,以当时的航海技术,直线行驶怎么也得十五至二十日。船上要载兵,就无法运载足够的粮草。如果沿海岸线行船,估计得两个把月才能到达目的地。

时间太久了,太史慈怕赶到青州汤都喝不上了。

所以他选择了一条折中的路线。在锦城补给完兵源后转道沓氏(今大连)装载粮草,再从沓氏直线穿过渤海湾,直达黄县。

这条航线早就存在,当年太史慈就是沿这条航线跟随管宁一同逃难辽东的。

黄县,太史慈的故乡啊!一别二十年,除了中途回家接了一次母亲到并州,就再也没回来过了。现在自己的儿子太史享都已经十岁了,却从未回乡祭拜过先祖,想想自己也是不孝了。

不过时逢乱世,情有可原。此次领大军进攻东莱,也算是衣锦还乡了吧!

黄昏时分,夕阳映照着海面,金波粼粼。渐渐暗去的天空将大海的蓝映得更加深遂。

“阿爹,你看,那海上的仙山在动!”光着脚丫在沙滩上奔饱的孩童突然惊呆在地。

渔民正背靠着大海修补渔网呢:“小孩子家家,别乱讲,哪有会动的山?”

孩童:“真的!你好,它正朝我们过来了!”

童言无忌!渔民本想继续教训儿子不能说谎的,但想想回头看一眼也不废什么事。

“啊?!……”

渔民也被眼前的景象惊到了。

船!

好大的船!

好多的大船!

在昏暗的海天之间连成一片,徐徐迎面而来,可不就象一座大山迎面而来么?

“快!回家!”

渔民再顾不得还没修好的渔网,转身抱起孩童就往家跑。

那么多,那么大的船队,肯定不是渔船、商船。究竟是什么渔民一时间也想不到,但本能的产生了恐惧感。

回家!

纵然茅屋一座,家也是让人感到安全温暖的地方。

……

这个小小的渔港,就是太史慈选的登陆点。二十年未曾回来过,但他却依然熟悉无比。因为他从小在这里长大!

别说乡里屯里没有驻兵,就算是整个东莱的守军全部放在渔港又怎样?几千人马,都不够战舰上的强弩射的吧!

没有任何的阻挠,太史慈、法正、徐晃军团便在黄县登陆了。

当夜便占领了东莱郡治黄县。

黄县只有五百守军呀,东莱太守田楷,曾被风光无限的公孙瓒置为青州刺史,居平原与刘备共抗袁绍。后来袁绍得冀州、刘备得青州,华歆以三寸之舌说服田楷投刘备,留在刘备手下任职。

田楷这人能力并不出众,只因是公孙瓒亲信,才得了个青州刺史虚名,他没那个能力治理一州。但在刘备早期也算是难得的一个可文可武的人才了。颇似简雍、孙乾之流。

后来刘备地盘越来越大,人才越来越多,田楷又不如简雍、孙乾贴心,多少有些一技之长,就显得有些鸡胁了。于是便封他为东莱太守,守在东莱这个大后方的大后方,十几年不见升迁。

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罢了!

也不能说人家田楷软骨头,除去各县执勤战备的官兵,黄县城中仅有守军千余人。面对登陆的太史慈大军,换谁也硬不起来。

最主要对面领军的黄县土生土长的太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