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8章 交州二雄(1 / 2)

诸葛亮拿下望海城后,并不停歇,留下五千人马守城,领大军直扑龙编城外。

龙编城只有五百守军,因为大军都被调往了前线。

不得已下,孙权到交州后第一次与士燮同心协力,将手中的本钱全部派上了城墙。

即便这样,孙权与士燮的联军也不足万人,仅八千余。

可远到而来的诸葛亮却并没有急着攻城拔寨,而是将龙编城团团围住,并放出消息要约谈孙权、士燮二人。

孙权想出去,他知道刘琦一定会看在父亲和兄长的面子上不会过度的为难他。无非便是个降罢了!从兵败柴桑,降于刘备的那天开始,他便犹如丧家之犬,没了尊颜。身边曾经宣誓效忠的能臣猛将们个个为了自己的前程和家族的利益而转投他处,包括他的舅舅吴景一族。

刘备将他安排在这偏远的交州,无非是他自己没空打理,又怕士燮有异心,让自己来铗制士燮罢了。交州刺史?又没有实权,不过是刘备的守户之犬一只。怎么看都还不如投向刘琦呢!至少自己可以带着家人离开这炎热潮湿的地方,回到家乡。也能让不离不弃地跟随自己的韩当和凌统有个好的前程。

但是士燮不敢。

不论是如日中天的刘琦,还是曹操刘备,甚至是当年的孙策孙权,都不是他所能撼动的。同是诸侯,也有强弱主次之分。无疑,他就是那个弱的层次的。士燮本名士,这才刚降了刘备,刘琦又打上门来了。再降,面子上有些挂不住呀。按着士族大家的心里,他本来是更看好刘备的。

因为士燮才是交州最大的士族。

如果降了刘琦,他自己以及整个家族的利益将会受到非常大的影响。他是真不想降的!

可是,那也守不住呀!

刘备都挡不住的兵锋,他区区一个交州土豪怎么可能挡得住?

士燮很纠结!

于是,对于孙权的提议出城与诸葛亮谈判的事,他很犹豫。他甚至怕出了城,便回不来了。

这让孙权也很无奈。

虽然他可能直接率领自己的亲卫降了诸葛亮,大开城门迎汉军入城。但是,得不到士燮的效忠的交州是不完美的。因为以士燮对交州的影响,接下来收复平定交州的其他郡县还要废去许多时间的。

士家七兄弟,分布在交州的各个郡县,虽说算不得有多大的势力,但手上总是有一些人手的。真要把他们逼到入林为匪也不是什么好事。

最后二人达成一致,让诸葛亮入城来谈。

对于孙权来说,诸葛等于他摆脱降臣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归了刘琦,怎么也是回归汉庭,再不济也是继承祖业,为大汉谋福。他需要了解这个后起的年轻统帅是否真的有那个魄力来平定一方乱壤,能否为他和他的家人争取到自己想要的结果。谈,总比被打降来得好一些。

对于士燮来了,让诸葛带一二百亲卫入城,总比自己出城安全的多。他不在乎他效忠的是刘琦还是刘备,他只想保证自己的利益而已。甚至有一瞬间,他还有过一丝擒拿诸葛亮以退汉兵的念想。不过很快便被他自己否定。

二人约定后,孙权亲自手信一封,令人传到城外汉营。

信中言真词切,说明自己的归汉之心,也说了些士燮的顾虑,且再三保证,只要诸葛亮进城,他孙权愿达上身家性命以保诸葛安全。

诸葛亮收阅后,微微一笑,便令人安排入城。

关平却急忙阻拦:“都督,我军兵强马壮,气势如虹,若开战,一日便可下此城。都督何必要以身犯险呢?”

诸葛亮:“城中之人虽有盛名,却无胆伤我,何险之有?”

关平:“都督,你是大军统帅,容不得半点差池。”

诸葛亮:“诺,我不是还选了二百亲卫随行嘛!”

关平:“属下还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