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谋定胜天(1 / 2)

诸葛亮被惊到了,高定却骄傲了。

亲眼见证过徐庶大军南下时的威猛,让高定都不敢相信眼前的事实。就凭他手中一万多的郡兵和孟获带来的几千蛮兵,硬生生挡住了号称“天下无敌”的刘琦大军,确实值得他骄傲。

虽然诸葛亮带的这部队甚至都算不上刘琦手中的正规部队,但它不顶着刘琦的名号嘛?

反正挡住了是事实。

这让高定傲骄的小尾巴翘上了天。

战局暂时稳住了,司马懿也放心了不少。有得打就好!

就怕没得打!

就怕被辗压!

大山有大山的好处,没有骑兵的辗压,靠两条腿两双手,谁能比谁差到哪儿去?

只要战术得当,利用好地形,这仗,有得打!

不过,孟获邀请前来助战的其他部落已有人抵达益州郡,需要孟获回去接待。司马懿也需要跟孟获一起回去。他得亲自见见这些人,看看他们有什么需求,有什么欲望。

要想马儿跑,就得给马儿喂饱。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光了解对手不行,还行清楚自己的队友,才能加以利用。

留下孟获带来的人马,和提前为高定制定好的战略,司马懿随孟获一起返回了益州郡。

司马懿在还好,高定就算不服也得受着,司马懿能压制住他。就算司马懿一直在背后活动,不怎么出名,但他代表的是曹操。

曹操是谁?当朝丞相!权力滔天,可谓天子以下,万万人之上的存在。

既然选择了投向曹,高定当然想有拿得出手的功勋以为日后争取更大的利益。

经过这么些日子与诸葛亮的交手,高定也能看出一些端倪。

此次诸葛亮所率领的南征汉军并不象徐庶当年南下的主力那么强大,相比而言甚至弱的不只是一星半点。

因为,换作刘汉集团入川时的任意一支主力,对于他手中这点郡兵和蛮兵来说那都是辗压。可事实表现出来,诸葛亮的部队没有这个优势。

那么,对他来说,这便是获取功勋的大好机会!

说实话,在他眼里,司马懿调伐有度,能够料敌于先,处处为刘汉大军设置障碍,他挺佩服。但他总觉得司马懿太过保守,明明占优的时候都不冲锋,甚至连偷营都没用过一次。他总觉得司马懿少了些勇气与魄力。

但偏偏孟获却如此信任司马懿,完全听由司马懿调度。

要知道,说起来这越嶲郡有大军两万,可真正的战斗力还是靠孟获带来的那五千蛮兵。

这下机会来!

诸葛亮大军经过几轮折腾下来,已露疲态。而己方的司马懿和孟获都去了益州郡,指挥大权落在了他手中。

看来是上天要给他一个建功立业的机会。

接手部队后,高定便推翻了司马懿制定好的用兵方针。

谁特么说的别人来攻就只能被动防守?

当然他能早早地混在益州,熬死了几届刺史州牧,他个人也没有那么蠢。

能从一个小小的部落首领混到越嶲王,再混到官方承认的越嶲太守,脑子和手段其实都是够用的。

在小试了几个回合后,高定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判断——诸葛亮大军并非精锐,战斗力并不比己方强多少;诸葛亮部队所携粮草并不充余,要想维持这场战争,其粮草补给是个大问题!

或许在粮道上动点手脚,眼前的大军便熬不了几天了!

粮道……

在益南的茫茫大山中,粮草运输确实是个大问题。

山与山不一样,益南的大山其至不如秦岭、巴山山脉那样险峻,但这里树木丛草多,行军的难度虽比不上当年兵进汉中,但也差不了多少。

丛林,防火攻是第一法则。道路崎岖倒没能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