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八章 造纸术(2 / 2)

不过后来随着造纸的技术慢慢改进,在东汉元兴年间,一个叫蔡伦的人,把造纸术进行了改进,他用树皮,麻头以及敝布渔网等原料进行各种工序之后,制造成的纸就要比早期的纸好用很多,也已经和现代的纸张有一些类似了。

而刘争要找能够造纸的人才,其实只是他一句话的事情,他知道造纸术的蔡伦改进的,稍微去蔡伦的家乡一招人,便找到了大量能够造纸的人。

蔡伦是耒阳县人,而耒阳现在属于桂阳郡。

刘争所在的宜春县内,距离桂阳郡并不远,只需要稍微派人去找便找到了十几个善于制造纸张的工人。

刘争将他们招揽到军事学堂这里来,准备进行纸张的制作。

当然,最主要的,还是刘争看着他们制造一遍,然后琢磨他们造纸的过程之中,有什么可以改进的地方。

造纸其实不难,也就是四个步骤,第一个,是原料的分离,用就是用沤浸或蒸煮的方法让原料在碱液中脱胶,并分散成纤维状。

第二步就是打浆,就是用切割和捶捣的方法切断纤维,并使纤维帚化,而成为纸浆。

第三是抄造,即把纸浆渗水制成浆液,然后用捞纸器捞浆,使纸浆在捞纸器上交织成薄片状的湿纸;

最后就是干燥,即把湿纸晒干或晾干,揭下就成为纸张。

这四个步骤就是造纸的基本流程,就算是后世改良之后的造纸术,基本上也是在这四个步骤上演变而来的。

而来后的优质纸张,基本上就是在这四个过程之中,换不同的原料和加入一些其他的材料,可以使得纸张变得更加优美。

半个月之后,刘争从耒阳县找到的十几个工人,就已经造出了第一批的纸张。

只不过他们造出来的这些纸张,并不让刘争满意。

刘争拿着这些人造出来的纸,虽然已经达到了他最基本的要求,但是上面还有一些粗糙的样子,不太适合毛笔在上面书写,特别是想要制造成书,还有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