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8,君臣同心(2 / 3)

郑屠 奉旨把妹. 4979 字 2019-11-13

相比辽夏两军处于劣势,但西北军素来骁勇,又有姚古和刘仲武等名将的得力指挥,西北军据城死守,打退了辽夏两军的数轮狂攻,在最开始的一段时间,西北的局势已经越来越倒向于宋国,

但好景不长,这一切都随着耿南仲的到来而发生了改变,

耿南仲一到西北就用监军的身份和圣旨架空了姚古,然后他刚愎自用,胡乱指挥,西北军中谁敢不服从他便被革职治罪,他还为了能给他的儿子耿延嘻趁机多创资本,竟把耿延嘻这个连寻常小贼都没对付过的毛头小子任命为前线大将,指挥前线大军的作战,可以说是在短短几天便把姚古、刘仲武等人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大好局面全部打乱了,

辽夏两军抓住时机,再发猛攻,这一次是势如破竹,连战连克,当时正在前线的耿延嘻听到辽夏两军来攻,竟吓得他连夜弃城逃跑,把数万将士留在了孤城之中,此时的西北军怎还有可能再打胜仗,西北军可以说是一路溃败,形势陡转急下,

耿南仲一看形势不好,慌忙又把指挥权还给姚古后自己跑去后方躲着去了,但姚古面对此等形势纵有三头六臂也是已枉然,他与刘仲武等人再度掌握指挥权后,西北军的溃败虽然暂时得到了缓解,但每个人都明白,在如今的形势下,此战的失败已经不可避免,

眼看西北即将不保,正在此最危险的时刻,谁都没想到形势却又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一直在南京道按兵不动的花荣与庞万春突然对西京出兵了,十五万大军直扑西京而去,

耶律延禧大惊,慌忙下令辽军后撤救援西京,

辽军一走,姚古与刘仲武等人马上抓住时机就地展开反击,将被辽攻占的数个重要据点一举拿回,

少了辽军的策应,夏军孤军深入,是攻也不是,退也不是,只能与西北军重新僵持起来,

没过多久,夏军就收到了耶律延禧请求救援的消息,说是华军攻势凶猛,耶律淳也指挥着一支军队正在对中京道进攻着,金国似乎也在蠢蠢欲动,此时莫说西京,整个辽国都眼看要不保了!

夏军虽然痛恨辽军丢下他们突然撤退,但他们深知辽国现在绝对不能出事,只得退兵去救西京,

姚古与刘仲武指挥西北军一路追击,一举夺回了所有失陷城池,

而等夏军撤到西京时,花荣与庞万春却又指挥着天道军撤兵了,那边,耶律淳也不打了,一切又重新恢复到了战初的样子,

这下李乾顺和耶律延禧算是明白了,华国根本不是要趁机攻占西京,他们是在“围魏救赵”,帮助宋国保住西北,可那郑临风与宋国不也是仇敌吗?他们为什么要帮助宋国呢?他们之间到底是敌还是友?

总之,李乾顺和耶律延禧在付出了数万名将士的性命后才终于明白,大宋原来也是一只摸不得的刺猬,你要敢摸他,郑临风就会打你!

李乾顺和耶律延禧都是恼怒到了极点,都恨不得将郑飞碎尸万段,却也是无可奈何。

不过他们也并非全无所得,根据事后的情报显示,宋国监军耿南仲在回到东京后把所有的功劳都揽在了他和他儿子及一帮亲信的身上,又把所有失利的责任通通都推给了姚古与刘仲武,结果是赵桓对耿南仲的一面之词深信不疑,大加封赏耿南仲及其党羽,并将姚古与刘仲武降职处理,他们的职务也由耿南仲推荐的刘延庆接任。

不久,刘仲武在极度抑郁之中患了重病,很快就逝世了。

如此一来,西北军四大殿帅已全部脱离了西北军的最高指挥层,夏辽两国的两大心腹之患已去,为日后两国的行动提前创造了条件。

金国对郑飞充满了好奇心,而他们也从郑飞与宋国的一系列战斗,尤其是从夏辽两军这一次进攻宋国的过程中突然发现了一个新的状况,原来在他们的想象中原本无比强大的宋国竟是如此的弱小,宋国不但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