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风入律 第一百三十七章 热热闹闹(五)(1 / 3)

浩浩荡荡的迎亲队伍在终于回到东宫了,迎亲队伍这一路上如同地龙翻身一样,惊扰了汝阳城中街道两旁的无数百姓,城里人每天早上起床的时辰总是比向下需要伺候庄稼地田园人家要晚一些,今日被惊扰了好梦后,汝阳城中的民众也不敢大声出声反对,关起门来在自家人面前才敢牢骚几声。

快到午时的时候,东宫事毕,一堆新人在一众人的拥簇下开始往南岸赶来。

杨直跟身边的少保抱怨道:“直到现在,老子究竟是娶了个啥玩意还不知道呢!”

身材高瘦的太子少保笑道:“在这些方面上,殿下倒是不如下官了,下官还没娶的时候早已经将拙荆的面容望了个精细。”

杨直点点头,笑道:“老子还以为你已经看了个精光了呢!”

这回的队伍没有先前那么隆重,队伍的行进速度快了很多,不一会儿队伍已经到了琉璃河了。

河上漂着一艘行驶缓慢的大船,如同过江大蛟扬在水面的头颅。

九郡之大,民俗很多,各个地方的谚语也不尽相同,平山郡拥有大沁最大的马场,以马形容其他东西的谚语自然很多,大沁工部的能考巧匠打造的这艘大船完全可以用那句“马屎平面光”来形容。大船打造的不好细究起来也怪不到工部头上,王灿掌着户部的一天,支取银钱爽块至极,自然也怪不到户部的头上。工部上下也不敢将罪责归给大沁第一人。

大船上铺满了红色的帷幔,大沁自认为火德之国,崇尚红色,红色也是喜庆之色,大船上使用红色没有任何问题,不过明眼人都知道红色帷幔并不是只有这么两个作用,更重要的是这艘大船的做工确实不怎么样,能漂在水上已经很不错了,船舱中的很多木板都没有刨过,全都是锯木头时留下的痕迹,十足十的豆腐渣工程。

谢家不是吹毛求疵的,杨家也不是,满朝文武自然也不敢在这个当口上哪壶不开提哪壶,这样一个超级的豆腐渣工程自然也就堂而皇之地漂在了琉璃河上。

生死不看日子,赶的是巧,汝阳城中每天自然都有几庄事情,有生有死,添丁口的喜庆欢呼声终归是小于死爹娘亲人的伤心哭声,这些年来,汝阳城中的人对小门小户人家的生死已经看不上了,永远都是那几样,就算是念经也请不起大寺中的和尚,有什么热闹可看的,官宦世家娶亲更是这样,为了不受人诟病,什么样的套路都使得出来,甚至娶亲嫁女还不如小户人家热闹。

汝阳城中最为好看的还是高门大族死人和皇家有事,死者为大,高门大族只要死人,那是直接往顶天大了操办,比如苏家死了个老人花了十八万两白银,又花了五十万钱。大家族花钱,几百万钱完全不是事,不像升斗小民,办不办,家当去一半。

要是说凌晨的时候是杨家吵了汝阳城西岸百姓的美梦的话,现在是汝阳城中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升斗小民阻挠了大船前行了。

一对新人站在船头,皆是红衣,新娘头上搭着红盖头,琉璃河两岸上人满为患,都在等着看热闹,

何谓人多势众,一呼百应,琉璃河北岸上站着的民众呼喊的是一声声恭送,喊声并不整齐,有的喊的是恭送太子殿下、太子妃,有的喊的是恭送皇子和皇妃。

有一声声相送自然就有一声声相迎,琉璃河那边的民众呼喊的是一声声相迎。养在深闺人未识的谢谢哪里经受得起这么大的阵仗,身形颤抖,男人则是不一样,杨直朝两岸百姓卖力地挥手。

杨直朝四周挥手,自然也看到了新媳妇的异样,他轻轻的拍了拍谢谢的肩膀,谢谢不但没有止住颤抖,颤抖更甚,杨直低声道:“为了造势,老爹也是拼了,没法子,咱俩就演一演吧!”

谢谢低低地说了一个“嗯”。

杨直习惯性地挠挠裤裆,扭头向船后面的老仆做口型道:“捡到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