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风入律 第一百二十一章 落幕(1 / 4)

庄亭上了栖霞寺,青石阶上坐着个老和尚,老和尚正在整理桃树上病变的泡叶子,老僧见故人来,咧嘴道:“很幸运啊,没死。”

庄亭哈哈大笑,一步一步走到老僧跟前,一刀砍了老道身前的桃树,呵呵笑道:“确实如此。”

老僧长长地叹了口气,不过他并未生气,以前也是这样,她生气的时候他会耐心劝解,而不是跟着生气。老僧慢慢讲将被庄亭斩断的桃树拾起来丢到柿子树下,虽然“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佛理很好,但到底不适合这人间,在人间还是得神秀大和尚的“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要合适一些。至于老僧心里的那点小心思嘛,可能是“日落栖霞”的意象不好吧,以前不论是重佛还是重道的皇帝都去过紫金观上香,却是一次也没落脚过栖霞寺,虽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可有谁又愿意做瘦死的骆驼呢?虽是出世之人,但老僧也不愿意当一匹瘦死的骆驼。栖霞寺的香火一直不如紫金观,要是因为桃树挡住山道让香客不想上山烧香那可如何是好?万一还落坏了香客的印象,心灵脆弱的香客以后都不来了更是天大的损失,方外之人嘛,最重细水长流,香火是如此,道法佛法亦是如此。

至于更深层次的原因,年轻的时候她来他家做客,不过是大哥家顽皮的侄子拖了跟树丫子放在门前罢了,她就提着剑负气回去了,后来跟她相处的视乎他一直小心翼翼,不过于事无补,很多年没见过她了,要是因为一棵桃树拦在了这里她就不想进寺了可怎么办?本来她就讨厌寺庙和道观,如此想着,老僧捡起掉落桃树叶的速度快了几分。

本就只是一棵小小的桃树,本就没有几张掉落的桃树叶,老僧捡完后手足无处安放,嗫喏问道:“要不要进寺里坐一坐?”

白发的庄亭不摇头就表示答应了,更何况现在她点头了,白胡须的老僧要不是在寺中辈分太高,养气功夫过盛,他差点就跳起来了。

两位老人一步一台阶地上山,在鹤壁剑宗里庄亭自从上山那天直到现在,她从来都是一步几级台阶,一步一台阶的时候不是没有,只不过少之又少,再加上年纪大了之后已经忘得差不多了,估计一只手掌也能数得出来吧!

老僧自从来到这座山门后很少出寺,今日不过是想与她离得近一点而已,但又怕离得太近,所以出寺了就作罢,没有继续往下走。如同以前一样,虽然她在汝阳城东城门是一心专注,根本没时间望他,可他也只敢扯着叶子偷看。同样,老僧进入山门后一直没有这么正正经经地登过台阶。

庄亭知道这个老匹夫的心思,要是再年轻三十年的话,她绝对会毫不留情地拆穿,但现在年纪大了,大家都已经骑在棺材板上了,已经没有那个必要了,多呆一会儿就多呆一会儿吧,现在她和他都不赶时间。

庄亭如此想着,老僧却是一根筋,也不知他这辈子活到了寺中的哪只狗身上了,嗫喏道:“庄姑娘难道没看出来老僧只是特别想跟你多呆一会儿吗?”

长发花白的庄亭小女子气地跺脚,负气一步跨了七八个台阶,并且速度越来越快,完全没有要等老僧的意思。

老僧长长地叹了口气,驻足回想,思考着刚才自己究竟是哪句话说错了,或者是根本没错,只是她联想太多了,她的脾气很大,在他这里觉得她脾气很大其实是理所当然的,天才嘛,没点脾气怎么叫天才?曾经他对她上鹤壁剑宗练刀的事还伸了大拇指咧,可惜她没有扭头来看。

走在前头的庄亭突然转身问道:“你现在还经常念那句‘嗡嗡嗡,嗡嗡嗡,癞家请我做媒翁,牛驮金银马驮粉,绫罗绸缎几大捆,试问小姐肯不肯?’”

老僧哈哈大笑,一笑她回头看他了,二笑她还记得他恨那个姓赖的家伙。老僧笑道:“姓赖的正在跟百里青青不死不休呢,你怕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