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四章 兵分三路运金银(1 / 2)

驭龙宗道士 海一阁主 3154 字 2018-12-30

上回书说道:张九奴从按照父亲的指点,用一大串钥匙,分别打开了九口箱子,从一个最里面的小匣子里取出了一把并不起眼儿的折扇!

老岛主吩咐他把折扇交给溥勋和姑娘们观看。云子一眼辨认出了绢质扇面儿上的泥金和贴近工艺!

正在介绍相关的工艺流程的时候,她无意之间将扇面儿对着阳光一看,不觉得一下子兴奋了起来……

眼睛都放光了!溥勋注意到了她的表情变化!便凑了过去,仰着头看了看,发现那个像是剪纸图形的纹样,其实是篆体字的组合,就像是刻了一方印章,盖在了上面!

看着看着不由得念出了声来!“石牛对石鼓,金银万万五,谁人识得破,买到成都府”。

话音一落,云子和巧英儿都耳熟能详,还有向云子请教过的珍妮弗,他们都知道这首民谣隐藏着一个巨大的宝藏之谜!大家看了看一脸呆懵的九奴,一起回头看向老岛主!

老岛主显然也很激动!呼吸和心跳明显加快了!他好不容易喘匀了气,微笑着说道:“想必你们一定知道这个传说吧!听祖上的人说,这个顺口溜,在中原大地故土之上已经流传开了!”

说完话,一双眼睛眯着,期待着溥勋的回答!

溥勋明白,这是老岛主在考自己!

他没有隐藏自己所知道的,因为老岛主依然坦诚相待,他自然也没有藏着掖着的道理!便说道:”在成都平原上,老百姓长期以来都流传着一首童谣,有三百多年了:“石牛对石鼓,金银万万五,谁人识得破,买到成都府”。这首民谣隐藏着一个巨大的宝藏之谜。我听说过!据说中国有着五大传说中的宝藏,分别是西夏王陵藏宝,楼兰王宝藏,李自成宝藏,张献忠宝藏和太平天国宝藏。这民谣中提到的就是张献忠沉银宝藏!

中原传说,明末张献忠起义,推翻了明朝在属地的统治,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大西国“。张献忠几乎洗劫光了川湘陕滇一带所有的土豪地主王孙公子,敛财无数,远超崇祯。

后来清兵入关,四川境内发生连年混战,张献忠不得不退出成都,“大西国“被吴三桂所灭。民谣说的就是张献忠兵败退出成都时,突遇追兵不敌,便来了一场“江口沉银”,把“大西国“大量的金银财宝沉入江底,但是具体的“沉银”地点却成了谜。这首民谣就是那之后在败兵之中流传开的!

据说,谁发现了石牛、石鼓的记号,就有可能找到“大西国“的神秘宝藏。因此,围绕藏宝之谜,就有许多传说和猜想。有说财宝埋在锦江河底的,也有说宝藏随船沉入岷江的,也有认为张献忠的财宝埋在青城山的。曾经,在四川还掀起过寻宝热,甚至有人还拿出了藏宝图,一时间许多人跃跃欲试。但是,大多空手而归!据说是因为岷江枯水期只有四个月,只能在这个时候挖!时间太短,所以一直没能找到!”

溥勋说到此处,回头看了一眼云子,姑娘便接过了话茬儿!

从清朝开始到民国都一直有军阀权贵在找这批宝.藏,但都无法定位。估计是民谣传来传去传错了。但是也有传说,已经有些挖坟掘墓的“土夫子”在闽江之中挖到了大量的金银,还有“西王赏功“的金币!但是河水湍急,至今仍然没有被确定!”

溥勋说到此处,发现老岛主的笑容更加的灿烂了!他轻轻的说了一句话:“鸡蛋总不能都放在一个篮子里,打烂一坨还有一坨嘛!”

溥勋当时就是一愣,看来这为老岛主的祖先应该就是张献忠的亲兵,护送着财宝,一路来到了这个海岛之上,以备那个名声不佳的“大西皇帝”东山再起之用!

溥勋不解的问道:“这么说,您的先祖和当年的大西皇帝,是兵分两路分别押运了这些金银?”

老岛主摇了摇头,说道:“不!是分三路!”

“三路?”溥勋和姑娘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