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科研攻尖战(2 / 2)

之后,我们就要挑选出大部分的科研人员去研究新的微电子技术。

可能大家都知道,下一代的计算机是量子计算机和光子计算机,这是前人早已有的预判。

我也赞同这种判断,但是这其中的风险很高,量子计算技术和光脑技术是一种全新的理论,研发周期会非常漫长,可能长达几十年。

那么在这段漫长的时间里,我们难道要停下脚步,等待欧美赶上来吗?

不!绝不!在科技一途,从来只有第一,而没有并列第一,如果我们把好不容易超过的机会,就这么白白丧失,那我们就是民族的罪人。

因此我决定分两个科研团队,第一支团队还是坚定的研究光子技术与量子技术的结合体“光量子计算机”。

第二支团队,就去研究碳基芯片技术,利用碳纳米管优异的电子通过性能,研发出五倍硅基芯片性能的过渡性技术。

在这里我要提示大家,碳基芯片已不能用我们现在的芯片制造设备去研制,材料不同,性质就完全不同。

我设想是一种由3d打印技术,与飞秒激光写入技术相结合的3d打印机,直接在芯片底座上打印,包括后期金属电路层的打印。

不过,也同样需要光刻和蚀刻两种工序,碳纳米管的发热情况非常优异,基本上没有硅晶圆那样的发热情况,因此可以打印多层,从而进一步提高碳纳米管的集成度。

诸位,以上是我们迫切需要研发出十几纳米芯片制造生产线的深层次原因。”

刘美娟讲了未来计算机的几点发展趋势,非常直观的给大家描述了未来计算机的形态。

比如她明确指出了光量子计算机,这是未来唯一可以实现量子计算的方法,可以让大家少走弯路,这就是她这个穿越者的优势所在。

给大家打气之后,刘美娟开始给各研究团队分配科研课题,她仿佛像一名部队主官,给手下发布战斗命令,现场的气氛,显得庄严肃穆,整场会议开了足足有两个小时。

到了最后,她娇容一正,率先站立起来,大声宣布:“让我们全体起立,高唱国歌,坚决打赢这场科研攻尖战。”

“轰!”……

全场两千多人,闻声起立,整齐的动作声像千军万马一样,震撼心灵。

随着音乐响起,全体科研人员齐声唱起了激昂奋进的国歌。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