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材料研究所现状(2 / 2)

求。

比如物联网的构建,到目前为止,海豚科技还只得到了岭南省的施工申请批准。

只是作为一种局域网的存在,想要去尚海、燕京等大城市构建网络,还不够资格。

顺便说一句,这种新型理论与技术,一直被毕海波团队严格封锁,那些性能逆天的单晶体合金材料,只有毕海波团队才知道,这才是刘美娟能够严格封锁的原因。

还有,毕海波团队并不懂材料技术,因此这几年他们除了不断丰富单晶体材料外,还在研究另外一种逆天的物理理论。

这种逆天理论,其实也是他们对物质微观领域进行深入研究之后,得出的的一种大胆猜想。

前文说过,毕海波判断地球引力是真接作用于原子核与所携带的基本粒子之上,也就是说,这种力是微观世界的引力波,所以我们人类才没有任何感觉,也因此能作用于所有物质,不管是金属还是非金属,不管是生命体还是非生命体。

毕海波团队的大胆猜想是,有没有一种力能克服这种微观引力波,从而达到一种类似真空环境,不是用我们已知的化学能源产生推力与升力去克服地球引力,而是用一种新型理论,比如利用一种同样的引力波与地球引力波相抵消,从而达到一种人为真空环境。

基于这种猜想,毕海波团队正在深入研究地球引力波的基本原理,知己知彼,方能有针对性的研究出这种新型引力波。

在真空环境中飞行或行驶,好处是勿庸多说的,比如近似真空环境中的高铁,最高时速都能达到4000多公里,而在太空中,只要有一个小小的力,就能使太空飞船或卫星,能达到几万公里的时速。

我们现在用化学能源产生强大的推力去克服地球引力,其实是一种愚蠢的做法。

地球何其大?你用地球上的物质燃烧作功所得到的力,与地球怎么可能相比?这是一种效率最低的方法。

这就好比你把左脚放在右脚上跳高一样好笑,也相当于原始人刚好学会使用火一样的原始。

当然,想要实现这种逆天理论,肯定不容易,但起码毕海波团队已经找准了研发方向,假以时日,并不是没有实现的可能。

另外,材料研究所正在深入研究的几大项目中,碳纳米薄膜材料已经到了突破的边缘,已经试制出了一些实物,只是成功率比较低,生产成本较大,研究团队正在对生产工艺加以改进。

这就是材料研究所的现状,虽然经济效益不高,投资巨大,但是取得了不为人知的辉煌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