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四章 妇 女 之 友(2 / 5)

,他为了爱情,牺牲了自我~呜呜呜……《蜘蛛侠2》里,他的女友又死了~呜呜呜……他怎么能这么惨啊!”

神一样的逻辑,让本被致郁剧情打击到的年轻小伙哑口无言。

张开双臂,将其揽入怀中,虽然女友有些挣扎,但最后,还是伏在他的胸口痛哭流涕。

而等他无奈的抬起头,默默地摇着,想要找个能够理解的家伙隔空倾诉一下自己的无语时,与之相仿的场景,让他愣了几秒,那些从漫画粉身上升起的感同身受,令他苦笑连连。

的确,对于绝大多数不看漫画的女性观众而言,《蜘蛛侠2》的结局,其实并不怎么友好,这种不友好并不说它的剧情上有BUG,也不是指走向结局的发展,侮辱了大众的智商,触碰到了女性的雷区,而是因为结局太虐太催泪,让人心口堵得慌……

可对于喜欢漫画的男性观众而言,《蜘蛛侠2》的结局,已经是完美了。

这种完美并不是指他们就喜欢这种虐主片,也不是指他们根本就无法感受到彼得帕克的悲伤,更不是因为电影虐的女友想哭,从而给他们了无数的作案机会。

而是他们能够理解彼得帕克所面临的困境,所以才会喜欢整个故事。

这不是抖M的象征,反而是真实的体现。

为啥?

那就得从超级英雄是什么说起了。

超级英雄是什么?

这是一个非常简单但几乎所有人都无法回答完整的问题。

很多人觉得它是阿美利加幻想系作品中的正义角色,它们拥有超越普通人的特殊能力,能做出一些常人无法企及的壮举,喜欢主持正义,在有危险时挺身而出,富有责任感,并且不需要任何回报,能力不是区分他们的手段,以自身能力行侠仗义,才是衡量的根本标准。

说白了,超级英雄就是一个被神话了的精神寄托。

与人类阴暗面对应的高尚品质才是他们的真正内核。

而这也是超级英雄诞生的原因,因为在超人出现的一九三八年,阿美利加还不是全球霸主,生活在当时的人们面临着各种压力,资本的压榨让他们需要一种能够释放心中郁结的精神寄托,他们需要一个能够维护正义的化身,所以,超级英雄漫画,卖爆。

不仅如此,随之而来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更是将这种对被绝对实力所庇护的渴望,无限放大,这种放大不仅让超级英雄漫画风靡整个阿美利加,也催生出了美漫历史上唯一一个不用试刊就能直接出单行本的超级英雄,美国队长。

击败轴心国是当时人们的心愿,所以这种超级英雄的塑造,不可能失败。

不过,应运而生的角色,更多的时候会随着大势的退潮,而相继离场。

当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队长的热度也随之下降,在发现美国队长所代表的精神已经有现实参照后,他的出场次数,便被漫威有意识的减少,而在六十年代,因为种族问题的爆发,披着超级英雄外衣但却在讨论种族矛盾的XMen出现了,同时,当第二次女权运动爆发后,早在二十年前被批为黄漫的神奇女侠也因为象征着女权的解放,而登上历史舞台!

因为种族问题根深蒂固,所以XMen的生命得以延续,直至现在!

同样也因为女权思想的崛起,所以神奇女侠从未掉出过一线!

而种族问题和女权思想,也是民众自我意识觉醒的体现,不仅如此,因为阶级固化所带来的反精英主义的萌芽出现后,嗅到时代风口的漫威和DC,都出手了。

斯坦李提笔写了个人物小传,于是美漫当中第一个未成年超级英雄彼得帕克,便诞生了;而DC更是砍掉了《侦探漫画》中布鲁斯韦恩的侦探形象,砍掉了六十年代创作出的搞笑版蝙蝠侠,推出了《黑暗骑士归来》,于是乎,老爷便浴火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