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第六十二章 暗夜(3 / 3)

官员,冯元飙那时候也只是礼部右给事中,正七品的官员,几个七品芝麻官敢弹劾温体仁的爱将,结果可想而知,章正宸和范淑泰直接被打入刑部大牢,冯元飙则被温体仁直接丢到南都太仆寺养老去了。

这事本来已经被温体仁给压下去了,但是,好死不死,冯元飙和章正宸都是浙江人,黄承昊正好也是浙江人,而且他们三个人家乡离的并不远。

这里要说明一下,并不是所有浙江籍的官员都是浙党,浙江籍的正直官员一般都不会加入浙党,特别是天启朝浙党投入阉党之后,加入浙党的基本都是浙江籍官员中的败类,真正正直的浙江籍官员,就算是他们的同乡,也不屑与之为伍,甚至很多时候,还会因为看不惯他们的所作所为而站出来弹劾他们。

像冯元飙和章正宸就是这样的人,他们可不管王应熊是浙党新宠,温体仁的爱将,一旦发现他贪污腐化,以权谋私,他们照样会上奏弹劾。

因为弹劾一个贪官污吏,结果入狱的入狱,流放的流放,他们自然心有不甘,所以冯元飙一听说老乡黄承昊掌控了都察院,立马就写信向他揭发王应熊贪腐之事,请他主持公道。

这会儿黄承昊正可谓浪子回头金不换,他一个阉党余孽,竟然硬生生被张斌改造成了一个刚正不阿,嫉恶如仇的反腐先锋,收到冯元飙的信,他立马就对王应熊展开了调查,而这时候,温体仁正好要出手对付他,所以,他调查王应熊的事很快就被温体仁给发现了,而经常光顾他书房的黑衣人正是去找“证据”的。

不过,他们找的不是黄承昊贪腐的证据,因为黄承昊自从改邪归正之后,已经远离贪腐了,而且,以前贪腐的证据也全部被他想办法销毁了,这会儿想要去找肯定是找不到了,温体仁让人去找的是王应熊贪腐的证据!

这正是温体仁每每能“克敌制胜”的秘诀,他也贪腐、他甚至还利用手上的权力夺人家产,但是,别人弹劾他,他竟然没事,甚至,他还把弹劾他的人全给整翻了,这怎么回事呢?

其实,说穿了很简单,就是他事先听到了风声,甚至知道人家弹劾他的内容,他早就做好了准备,在崇祯面前或避重就轻,或引开话题,或颠倒黑白,或指鹿为马,总之,他就是事先有了预案,知道怎么应对,知道怎么忽悠崇祯,所以,他坏事做尽,却一点事的没有,崇祯反而被他忽悠的将弹劾他的正直官员全收拾了!

这也正是他屡屡在张斌面前吃瘪的原因,因为每次张斌都是暗中出手,他压根就不知道谁在收拾他,自然也不能事先做准备。

他要知道张斌就是“幕后黑手”,估计早就遣来暗地里监视张斌了。

他这会儿正准备用这招收拾黄承昊呢,黄承昊如果找不到王应熊贪腐的证据还好,一旦找到了,黄承昊自己反而惨了,温体仁会让王应熊想办法毁灭相关的证据,然后反过来在崇祯面前进谗言,告黄承昊一个结党营私,排除异己!

当然,这会儿黄承昊压根就不知道温体仁正在暗中监视他,张斌也不明白温体仁派人去黄承昊书房干什么,如果他们拿了什么东西,黄承昊应该早就发现了,问题黄承昊一直没有发现任何异常,这个温体仁到底在搞什么鬼呢?

最好的办法,自然是将温体仁的亲信全部抓起来,严刑拷打,逼他们招供,但是,张斌这会儿还不想动手,因为他发现,这些人才是收拾温体仁的关键,他要先将这帮人的情况全摸清楚再动手。

或许,这才是历史上曹化淳一把弄翻温体仁的真正原因,不然,为什么所有朝堂官员都拿温体仁没办法,曹化淳一出手,温体仁就栽了呢,很有可能,曹化淳正是摸清了温体仁这些亲信的底细,然后告到了崇祯那里。

崇祯如果知道温体仁暗地里培植亲信,到处监视朝堂官员,用以排出异己,结果会怎么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