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 第050章 故居(2 / 3)

一直微笑听着。

小时候他就听过许多传言,母亲出身贫贱,机缘巧合遇上了父亲,然后又回了京城外祖家,这才嫁给父亲的。

外头那些传言,尖酸刻薄,难听至极。陆知行幼时听见,便满心怒火。但母亲云淡风轻,从不往心里去,也曾与他讲过自己年轻时候的事。也不过是寥寥数语,草草带过。如今时隔多年,他来到母亲的家乡,遇到母亲曾经的邻居,便想要多听一听,回去后讲给弟弟妹妹们听。

“你娘是个有福气的人,不过也是她应得的。别看她现在过得如意,年轻的时候,也吃过不少苦头。”

吴氏神情微微叹息,“季家刚发迹那会儿,许多人眼红,都想分一杯羹。那时候你太祖母还在,听了旁人挑唆,也跟着凑热闹,闹得不可开交。”

陆知行抿着唇。

这世上人性最是丑陋复杂,他从小就知道。但是此刻从旁人口中得知母亲从前的一些经历,他仍旧不免愤懑。

“你娘和你外祖母都是十分善良的人,那时候她们卖饼子,还把方子交给我们家和赵家,也有其他村民不满。后来她们搬去了县城,买了宅子,又开了店,家中条件一日胜过一日。也亏得是有你爹帮衬着,不然怕是又要惹来不少眼红之人嫉妒。”

季菀给孩子们讲从前的旧事,从来都是避重就轻,未曾细说。

吴氏短短几句话,却足够陆知行自行想象。

家中没了顶梁柱,只有一群老弱妇孺,在县城里无亲无故,又开始发迹,必会招不少人惦记。幸亏,那时候母亲已和父亲相识,有父亲护着,否则怕是…

“他们住在县城的时候,东边住的是江家。当时的江夫人,和你外祖母关系不错。你娘开的第一个火锅店,就是从他们家盘下来的。哦,后来江家大公子考中进士,入京做了官。”

陆知行笑着接过话,“江大人如今任工部尚书,膝下儿女有三。江老夫人,如今和我外祖母也仍有来往。”

吴氏笑着点点头。看着他,有些话没说出口。

当年季菀若不是进京,投靠了外祖家,继续留在登县的话,没准儿会嫁给江沅。当时很多人都是这么猜测的。后来季菀入京认了亲,身份水涨船高,也就没人敢这般揣测了。如今两人都各自嫁娶,儿女成群。那些个没踪没影的事,也不适合再谈及。尤其是,在季菀的儿子面前,更不合适。

“那时候你娘也才十几岁,你外祖母柔善,你小姨和小舅舅又还年幼,家里全靠你娘一个人撑着,也是不容易。不过好在,总算是苦尽甘来。这就叫,好人有好报。”

顿了顿,她语气多了些意味深长,“我虽只是个乡野妇人,不懂京城权贵的圈子,但我也知道,世人惯会捧高踩低。你娘早些年,怕是也不少被人诟病。我本不该多管闲事,但你娘曾于我们全家有恩,有些话我老婆子也不得不说。”

“晚辈洗耳恭听。”

吴氏斟酌了会儿,组织好了语言,才道:“无论旁人如何评判你娘,都无关乎她本身。你只要记得,你娘是个好人,心灵手巧,蕙质兰心。她习的一身好医术,当初给村民们看诊,都拒不收诊金,后来还建了私塾,供穷苦人家的孩子读书。她做了许多好事,是个大善人。这世上人心向背,都捡着自己想看的想听的,混淆对错,黑白不分。谎言说多了,越发没人去追究真相。你是她的儿子,应该相信她。”

陆知行一脸慎重,站起来对她鞠了个躬。

“前辈金玉良言,晚辈必当铭记于心。”

晏子染坐在一旁,一直没插话。他虽不摆谱,但也着实无法和乡野夫人聊什么家长里短。再加上年轻人,多少也有些浮躁之气。以他的身份,能在这里坐这么久,已是不易。不过听着听着,倒是对这老妇人有些刮目相看。

这老妇人穿着朴素,起码在他看来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