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8章 下一步的铺垫与孟加拉的“终结”(2 / 3)

宗明天下 七帅 5840 字 2020-05-27

“陛下岂用如此,臣等不敢当。”蓝珍等人马上说道。

“这有何不敢当?”允笑道:“只是朕今日确实没空。”

“臣等告退。”蓝珍等人又道。

“蓝卿、曹卿、杨卿、宋卿四位爱卿退下吧。尤其是你杨卿,中山一直念着你呢,昨日听说你今日就能回京,早就命下人准备起来。蓝卿,广灵在宫中也一直念着你,明日你入宫来。”允道。

“臣马上回家。”杨峰答应道,顿时引起了曹行和宋的笑声。

之后他们退下。允拿起茶杯喝了一口,感觉浑身松懈下来,坐到座位上,同儿子文说道:“看父亲适才奖赏他们,有何感想?”

“奖赏有功之臣也不是一件易事。”文说出自己的想法。“对立下不同功劳之人给予不同赏赐只是一方面,还有如何对功臣赏赐,何事宣读赏赐,用怎样的法子同他们说,也是需要斟酌的事情。”

“倒也没有这么复杂。”允笑道:“朕之所以这样对待他们,是因为曹行曾经救过你父亲的命,杨峰曾经做过侍卫,蓝珍也同我在许多年前就十分熟悉,所以我对他们不同。你在藩国,若是同臣下没有这样的交情,就不必如此。对麾下的将士一视同仁即可。当然,你对汉人与印度人的态度不同也无妨。”

“是,父亲。”文答应道。

“好了,时候也不早了,咱们去承乾宫吧。你娘与月都十分想念你,而且,你还没见过你儿子遵锘吧。他如今已经一周多了,能够摇摇晃晃的走路了,也会说话了。”

“遵锘。”提起自己的儿子,文顿时也激动起来。这可是他头一个孩子,与自己血脉相连之人,在印度他得知儿子出生的喜讯时激动的不能自己,一下从床上跳起来,差点摔到地上。这时还能坐在椅子上已经比当时有所进步了。

“哈哈,你可比当初父亲头一次见到孩子要激动多了,好了,父亲也不与你多说,咱们一起去承乾宫。”允一边说着一边站起来,带他一起向后宫走去。

文见到自己母亲妻儿的场面不消细说。总之文与母妻儿都十分高兴,三代亲密且温情的说着话。不过允时隔几日又见到自己头一个孙子辈的后代,再看看文,觉得有些温馨的同时又想着自己是否已经老了?‘不,我今年才三十六岁,就算是虚岁也才三十七岁,根本不老。’他自己又连忙否定了刚才的想法。

文在京城待了近五个月。一直到第二年正月十五之后,向允提出返回封地。允问道:“你可有什么需要父亲给你的?”

“父亲,旁的儿子也不需要,只是求父亲多给儿子一些人口。”文回答:“孟加拉当地的土著极多,若是汉人太少,即使儿子能坐稳王位,也会完全受制于当地的土著。为了能让藩国如臂指使,必须得有很多汉人才行。”

文在孟加拉日子久了,越来越觉得父亲当初说的‘汉印分制、表面相等’的策略是多么正确。手下的大臣分为汉印两边,他作为君上完全可以独自一人作为第三方,这样就形成了最为稳定的三角,他完全不必担心被人篡夺了权力,即使没有大明在背后也不必担心。只是要让这个三角稳固,没有足够多的汉人人口是不成的,所以他要向父亲索要人口。

“为父可给不了你太多的汉人。你也知晓现下向父亲要人的地方有多少。”允道。不过他在文要再次出言说话前又道:“不过父亲可以给你许多可以当做汉人用的人。”

“父亲,什么叫做可以当做汉人用的人?”文无法理解这句话。

“就是比如越藩、苏藩、宋藩等地懂得汉话的土人。这些地方的土人和汉人的长相区别不大,若是会说汉话,旁人可区分不出来他们是否是汉人。但他们又不是汉人,若是放在本地不能信任;但若是将他们送到其他地方,比如印度,他们与当地的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