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2章 辨别真相——二人的诉说(2 / 3)

宗明天下 七帅 5360 字 2020-09-17

汉苍姓名为陈奃,为其强娶臣之妹为妻,使其僭越称安南国主,并且派人来大明朝贡。”

“陈奃僭越国主之位后,与其父黎季犛大肆杀戮我安南国陈氏一族之人,我陈氏一族几乎被屠杀殆尽。臣早知其父子有不轨之心,是以在数年之前申请调到与老挝边境之处,以保全性命。待听闻陈奃僭越后,忠于我陈氏之臣推臣为主讨伐逆贼,但义军尚未建立,逆臣黎季犛派出征讨臣的兵马就已经来到,臣不得不在忠于我陈氏之人掩护下仓皇出走,窜伏岩谷,万死一生,方才逃至大明。”

“恭闻皇帝陛下入正大统,臣有所依归。陈氏后裔现止臣一人,臣与此贼不共戴天。伏祈圣慈垂怜,迅发六师,以伸张正义。”

陈天平说完后,裴伯耆跪下说道:“陛下,臣裴伯耆,父祖皆为安南执政大夫,为国事而死。臣的母亲是陈氏族人,所以臣得以年幼之时就侍奉先王(指被黎季犛杀死的国主的前一个国主),成年后为先王在朝中效力。……。洪武末,逆臣黎季犛父子妄图弑主篡位,大肆屠戮忠于陈氏的大臣,一百多位忠贞不屈之士被灭族,上万人被杀,臣的兄弟妻子也被其所杀。”

“逆臣黎季犛也派出人马抓捕臣欲杀。臣从军中逃脱,于各处山谷之中藏掖,欲前来大明请陛下主持正义。经过数年辗转,臣才逃出安南,来到大明面见陛下。”

“逆臣黎季犛乃是我安南故经略使黎国髦之子,时代侍奉陈氏,荣宠极深,当年先王在时即使其子汉苍也受到重用。但在先王过世后,萌生不臣之念,更易姓名,僭号改元,不恭朝命。”

“臣等忠臣良士疾首痛心,愿陛下兴吊伐之师,隆继绝之义,荡除奸凶,复立陈氏后,臣死且不朽。敢效申包胥之忠,哀鸣阙下,惟皇帝垂察。”

他们二人说着说着,都留下眼泪,并且不是‘呜呜’的哭,而是嚎啕大哭起来。配合动人心魄的话语,即使是允熥都有些感动。

不过允熥马上收束起自己的心神。像这种文人都很会说话,再加上他们确实十分伤心,大哭出来也不奇怪。这不过是一种手段而已,绝对不能在做出决策时受到影响。

随后允熥和他身后的大臣又问了几个问题,他们二人一一作答,毫无迟疑。

待无人询问了,允熥下令宦官送他们二人前往另外一间殿阁,转过身对九位官员说道:“诸位爱卿以为如何?这二人所说是真是假?”

“陛下,可否确定陈天平的身份?他是否确实是安南国国主一脉之人?若陈天平确实如此,则可断定此事为真;但若是难以确定陈天平的真实身份,臣等不敢断定此事的真假。”解缙说道。其它诸人也点头。

虽然他们二人的话语和动作很让人感动,看起来也情真意切,但他们都很谨慎,不敢轻易相信。这件事的影响太大了,若是真的大明必须主持正义,所以得谨防骗子。

“可就是无法确定陈天平的真实身份,朕才难以断定此事真假。”允熥说道:“之前此人从未来过大明朝贡,和他同行而来的人说得话也难以相信。”

“陛下,现在来京城恭贺大明新年之喜的南洋个番国使臣尚有未回国的,或许就有人认得陈天平,不如请他们来辨认。”齐泰说道。

“不好。你们也看到了,这个陈天平今年也就二十岁左右,很可能在之前并未出使过其他番国,让他们来辨认恐怕没什么用处。”允熥说道。

这时一个小宦官悄悄将头探进来,招呼王喜。王喜走过去从他手上接过什么东西,看了一眼,又走到允熥身边说道:“陛下,锦衣卫的密报。”

允熥拆开来看了几眼,对他面前的大臣说道:“锦衣卫审问了随同他们两个来到大明的人,所说和陈天平与裴伯耆一样,锦衣卫最有经验的人都认为他们并未撒谎。而且其中包括两个十几岁的女子,其中一个自称是陈天平的侍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