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慕容先生(1 / 2)

次日晌午。

坊市刚开不久,街上已是车水马龙。

对于今日的诗会场面,一众好事者心中早已有数。

只是相比聚福楼门庭若市,今日望梅居门庭之冷落,还是有些出乎他们的预料。

“我算看出来了,这聚福楼是存心羞辱望梅居啊。”

“他既然敢跟聚福楼同一天开张,理应想到有此情形。”

“那只能说,这望梅居的老板,太过不自量力。”

“人呐,总是不见棺材不掉泪。”

聚福楼楼内,一些酒客望着对门冷冷清清的望梅居忍不住调笑道。

“清晖书院,慕容先生到。”

也就在这时,店内伙计忽然朗声欢迎道。

听到这一声,酒楼内的宾客尽皆从座位上站起,将目光投向门口那位由两名书童搀扶着的老先生。

“慕容先生!”

“晚辈见过慕容先生。”

“先生近来身子可好。”

在确认来人的身份之后,在场的书生文士,要么嘘寒问暖,要么拱手恭迎,足见这老先生在读书人心中的地位。

“大家坐,都坐,我就是在家里待的憋闷了,出来凑个热闹。”

老先生笑眯眯地扬了扬手。

随即,在酒楼伙计的招呼下,一行人去到了二楼。

“有慕容先生压阵,再加上成都府才子悉数到场,这排场我可许多年没见识过了,说起来还真得谢谢那望梅居。”

有书生目送着慕容先生上楼,而后带着一丝讥笑地感慨道。

……

“这慕容先生是什么来头?”

望梅居二楼,李白看着对面聚福楼的喧嚣,有些不解地看向对面正皱眉不展的阿虎。

“慕容先生你都不知道?”

阿虎闻言眼睛睁得大大的有些吃惊地看向李白。

“不知道。”

李白摇了摇头。

此时的大唐,已经跟他记忆中的大唐很不一样,人和事的变动都很大。

加之大唐文人清高,跟修行界、商界极少有牵连,而李白这些年里,整日除了修炼就是捞钱,别说这成都府的文坛,便是整个大唐的文坛,他都极少去关注。

“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哥哥我就好好跟你说说。”

第一次发现居然有李白不懂的事情,阿虎一下子就来的兴致,直接把先前因为慕容先生而引发的忧虑抛在了一边。

“说起这慕容先生,就不得不提这清晖书院。”

“这清晖书院,乃是我们成都府第一书院,特别是这慕容矩(慕容先生)接任院长之后,短短十四五年间从清晖书院出去的弟子,至少有十数位荣登庙堂且身居高位,其中更是出了两位状元郎,所以我们这清晖书院,别说在成都府,就是整个大唐也早已是声名赫赫。”

“庙堂之上那么多身居高位的大人都是他的弟子,这慕容先生的声誉,比之你师父在修行界的声誉只高不低,但凡来成都府游历的书生,第一件事便是前去拜会他老人。”

说到这里,阿虎长叹了一口气。

“今日聚福楼有他坐镇,也难怪成都府的读书人,会趋之若鹜。”

李白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按照阿虎的描述,这慕容先生应当是有能力,直接向朝廷举荐官员的,所以这些读书人争相巴结也在情理之中。

“是啊。”阿虎有些苦涩地点了点头,“许多原本已经说好的读书人,昨日全改了主意,要么不来了,要么去了聚福楼。”

为了邀请那些书生文士捧场,早在一个月前,阿虎便已经在派发请柬,其中有些名气的他更是托相熟之人亲自相邀,只可惜比起聚福楼的底蕴,他所做的这一切就显得有些微不足道了。

“阿虎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