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9、第二百八十九章(1 / 4)

妄人朱瑙 钟晓生 7017 字 2019-12-25

张灵提出的这个要求让陶北紧绷的肩膀松懈了下来。他原本还担心小皇帝想借国家危难之际趁机掌权, 却没想到, 闹来闹去, 还是要礼佛。

说起来也实在可笑,这小和尚整天诵经礼佛,诵得都走火入魔了。朝廷有难, 他却只想到要去名刹古寺礼?难道说,梁国的国运不顺, 是因为皇宫里风水不好, 他念的经文没能上达天听么?

当然,小皇帝能这般沉迷佛事, 也是陶北希望看到的。只是眼下他正心烦着, 不愿为了这种无聊的事操心。

于是他拒绝道:“陛下想要礼佛, 我命人去将各地名刹古寺的高僧接回京城, 在宫里开坛就是了。何必让陛下亲自跑一趟?眼下世道正乱,路途遥远,万一路上出了什么事,谁也担待不起。”

张灵却道:“大将军有所不知,那些高僧都是德高望重之人,不可以权势压迫。若强行请他们离开寺庙,传出去, 世人必言天子蛮横霸道。相反,若是若由陛下亲自入寺, 便可体现陛下的谦恭与诚心。”

陶北有些不以为然。

张灵接着道:“再则陛下登基之后, 未施仁政。民间早有怨言。趁着这次机会, 让陛下出宫体察民情,慰问疾苦,想必百姓也会感念恩德的。”

陶北微微一怔。这一点他倒真没想到。让小皇帝出宫,去安抚民心?

按说新帝上任后,都该大施惠政,以赢取民心。但朱新上任后,却没有推行仁政。这是因为梁国连年征战,国库空虚,陶北不得不用重税养兵。而这早已招致民众不满。

随着几次战事大败,民怨愈发沸腾,百姓争相投靠匪军,这也致使那些杂牌军的势力越来越大。陶北亦知形势危险,只是他亦别无他法,形势越差,他就越要养兵;越养兵,就越得课重税。这简直是一个无法挣脱的漩涡。

而张灵的提议倒是给了他一个想法。

当初他拱小皇帝坐上皇位,不就是希望小皇帝能成为他的一面大旗么?这面旗没能揽到天下诸侯,但是可以用来笼络民心啊!让小皇帝出宫礼佛,顺便做做样子赈济灾民。有皇帝亲自出马,必定能消解不少民怨……

想到此处,陶北眉结舒展开展:“太师所言有礼。”

张灵道:“这么说,大将军同意了?”

陶北点头:“既然陛下如此有心,便不可辜负了陛下的心意……只是我近日政务繁忙,无法分心,就请太师负责操办此事吧。我会派人协助太师的。”

对于张灵的这个提议,他完全不疑有他。他对张灵唯一不放心的地方就是怕他不安分,会帮着小皇帝夺取皇权。然而这么久以来,张灵的表现都很好,跟朝中的各股势力都保持着距离,没有僭越的举动,这让陶杯愈发地信任他。

得到陶北的应允后,张灵暗自欣喜,忙道:“大将军放心,此事我一定会办妥的!”

……

……

洛阳。

朱瑙正在批阅公文,外面响起敲门声,惊蛰的声音传了进来:“公子,吴圩回来了。”

朱瑙闻言忙道:“让他进来吧。”

不多时,一名留着小胡子的男人走了进来,向朱瑙下跪行礼:“微臣参见陛下。”

“吴爱卿不必多礼。”朱瑙温和地问道,“爱卿见到田将军了吗?”

吴圩原先是郑州的一名官员,先前郑州军哗变,投奔朱瑙,把吴圩也给牵连进来了。于是吴圩也就顺水推舟地投降了朱瑙。前不久,朱瑙从投降来的河南官兵里挑选和田畴相识之人,最后就选出了吴圩——吴圩和田畴曾在同地为官过,有过一些交情。

于是朱瑙就任命吴圩为特使,派遣他前去说降田畴。吴圩虽然害怕自己身为叛臣去见田畴会有危险,但他不敢违抗圣意,加上朱瑙许诺他此事若成必有高官厚赏,他也只得鼓足勇气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