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68 一人驮着一个(2 / 3)

旅业”入驻。

就像早年肯德基和星巴克的入驻,标志着一个城市发展水平一样,现在,有没有“人家旅业”的入驻,变成了这一个地方,有没有被高端游客认可的标志,来邀请刘立杆他们的地方就陡然多了起来。

公司大了之后,忙的是小米他们,刘立杆不再需要事事亲力亲为了,有时候老板事事亲力亲为,会打乱公司的治理结构,越是大的公司,老板在公司的作用,就越会像神龛里的牌位,精神的意义、象征的意味越浓,现实的意义淡了。

刘立杆也觉得,自己空闲的时间越来越多。

每天驮着女儿在米市河边散步,现在变成了张晨和刘立杆每天很重要的内容,两个人连在办公室里吃饭的时间都少了,一到下班时间,就回家来吃饭。

“怎么感觉我们已经退休了?”张晨笑着和刘立杆说。

“自然规律,想不退休都不行,现在跑到人家单位里,那些局长、处长、行长都是四十几岁,和我们已经有代沟了,认识的人都已经叫你叔叔了,走在街上,不认识的小伙子,都叫你大爷了,你还不想退休?”刘立杆说。

张晨想想,还真有点这个意思,他说:“不对啊,谭淑珍和刘芸,不也和我们一样大,她们怎么就这么忙?”

“这能一样吗,人家一化妆,看上去像三十几,你再怎么化,最多也就像个老妖怪,男人的年龄是藏不住的,张晨,要么我们也和很多明星一样,去吃羊胎素,打玻尿酸?”刘立杆说,“整容也可以,去不去?”

“滚!”张晨骂道,“那样才是真的老妖怪。”

肩膀上的刘雯倩和张向西,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但就是觉得很好玩,两个人咯咯地笑着。

他们沿着米市河,逛到了“河畔油画馆”对面,两个人过了桥,走到了“河畔油画馆”,“河畔油画馆”晚上还开着门,外面广场上的大众集市,晚上的时候很热闹,张向西和刘雯倩都对美术馆不感兴趣,而对大众集市很感兴趣。

张晨和刘立杆,把刘雯倩和张向西从肩膀上放了下来,刘立杆带着她们去逛大众集市,张晨要去赵欣的办公室,下午,赵欣给张晨打电话,说是要和他商量今年参加秋拍的事情,张晨和她约好了,说是晚上过去。

张晨走进了赵欣的办公室,赵欣办公室里的那张会议桌上,已经摆满了一张张的彩色打印稿,这些作品的原作,都在他们下面的仓库里,准备参加今年秋季的拍卖会。

现在,每年送作品参加春秋两季的拍卖会,已经是他们“河畔油画馆”最大的收入来源,还有一宗大的收入来源就是,向国内外的出版机构和媒体,出售他们馆藏作品的翻拍和印刷授权。

“河畔油画馆”每年赞助美术学院优秀学生,和社会上优秀的油画作者的赞助项目,一直在推行,从来没有中断,反过来,这些学生和作者,也向他们了源源不断的作品。

小树到了油画馆之后,他们油画馆和外界,和国内外油画界、各大美术院校的联络更加广泛,小树会向赵欣提出建议,他们每年都会收购大量他们认为有前途的学生和作者的作品,包括一些有能力,但还没有什么名气的画家的作品,让他们可以延续他们的创作。

“河畔油画馆”收购过来的这些作品,价格都比较便宜,但等到他们向各大拍卖公司这些作品的时候,价格就翻了几番,一是小树的推荐本身就已经有说服力,再加上还有“河畔油画馆”的背书,价格自然就翻上去了。

还有一种情况是,他们收购这些人的作品时,他们还没有什么名气,但过了几年,其中一些人的名气大起来,价格上去了,这个时候,他们也会出售一部分这些画家的作品,因为他们油画馆当时每个画家的作品收藏量都太大,没有必要保留这么多,就拿来换取更多的资金。

有了资金之后,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