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 差不多(2 / 3)

想到过要在耶鲁种菜吧?他是不是第一个想到要种菜的耶鲁人我不知道,但肯定是第一个种的。”

小芳笑道:“还真是,这个我也不知道。”

小芳不是不知道,而是没有想过这事,学长一说,她倒想起来了,是啊,北北为什么会对这个很感兴趣,要是没有兴趣,就不会这么投入了,要是没有全身心的投入,就会是一个半吊子,做不到学长说的那个点。

在别人看来,张向北只是一个富二代,他喜欢的,不应该是豪车名牌和电子游戏,甚至网红和三四线的明星才对,怎么会喜欢种菜的,他们不知道,张向北家里有一个爱逛菜市场的奶奶和外婆,还有两个垦荒战士。

学长一说,小芳想起来了,这个肯定是有影响的。

吃饭的时间到了,两个人一起去餐厅吃饭,吃饭的时候聊的还是“宅鲜送”,回来之后,还继续聊。

终于聊到最关键的,学长问:“‘宅鲜送’什么时候开始a轮?”

小芳说:“目前还没有这个打算。”

“为什么?”学长问,“时机已经成熟了啊,如果估值,它现在的估值就不会低,应该是百亿级以上了。”

“张向北还没有这个打算,我想,他目前是不想被太多其他的事情和人干扰吧。”小芳说。

“你们呢,包括还有两位投资者?”学长问。

“尊重张向北的,可以说,首批的投资者,有点特殊。”

小芳知道,学长不可能没有研究过刘芸和小虎,与其瞒,不如摊开来说,摊开来说,可以阻止一下学长,但小芳也不愿意把门完全关死,“宅鲜送”现在不需要新的融资,不意味着接下来永远不需要,只要是企业,想发展,就会有融资的需求。

等到“宅鲜送”需要融资的时候,学长未尝不是一个好选择。

同时,小芳也知道,要是一下子把门关得很死,一点缝也没有,人家对你没有念想了是没错,人家不惦记你了,并不意味着人家会看着这么一块肥肉,就你一个人在台上表演吃。

既然你这里没有可能,在其他地方,学长可能就不再会是不建议了,有时候有些事情,是硬着头皮也要上的。

还是要让人看到光,有光才会以为有希望,小芳觉得。

学长说好:“那张向北方便的时候,你帮我介绍一下,还有,你们要准备开始a轮的时候,记得通知我。”

小芳说一定,你也是他的学长,本来他就应该向你请益。

小芳理解学长为什么这么坚持要认识张向北,做投资的,都是很讲眼缘的,你做得再漂亮的计划书,也比不上和你面对面的一次交流,从交流中,他可以判断出你这个人,和你要做的事情合不合拍,你这个人,是不是有能力把事情做到那个点。

如果是,其他的就好办了,钱不够可以追加,还不够可以帮你发起一轮轮的融资,团队的配置有欠缺,也可以帮你找到合适的人补上这个欠缺,但你如果不是这样的人,你和你要做的事不合拍,那就是不着调,肯定不能投,投了也必打水漂无疑。

做投资最忌讳的,就是赶鸭子上架,你把鸭子赶了上去,同时也就把自己赶上去,然后就下不来了。

这也就是为什么当初小芳和吴越见面,交流之后,就觉得他的女人街可以做,但光靠他和盛春阳两个人,做不起来,而等到小芳再看到吴欢,和吴欢交流之后,当场就定下来投的原因。

学长向小芳告辞,背上他的双肩包走了,小芳看着,还是觉得不搭,笑着摇了摇头。

小芳从电梯口回到办公室,拿起办公桌上的电话,打去了刘芸的办公室,刘芸接了起来,小芳说了一声“我过来”,就把电话给挂了。

“中午和你一起吃饭的是谁?”小芳一走进刘芸的办公室,刘芸就问。

小芳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