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二百八十四章四方云动(1 / 2)

宋缔 我欲乘风归 65 字 2020-05-26

大宋的消息传播的很快,这是历代封建王朝都出现过的情况,虽然比不上后世的“信息时代”,但现在的速度依旧惊人。

深夜之中,神都城便已经受到了消息,信鸽是最为快捷的手段,东城豪门这般强大的资本当然有能力豢养自己的信鸽作为快速通信的手段。

而且这些信鸽不是直接飞往神都城,而是从东京城出发后,先一步抵达大名府,紧接着便会有专人把信鸽腿上的密信转交给下一只信鸽前往河间府,再从河间府抵达神都城。

这样的速度是最快的,既能把信鸽的速度发挥到极致,又不担心路途太长而发生意外。

作为大宋的皇帝,赵祯的消息传递自然要比东城豪门的速度更快,他不是用的信鸽,而是递役......

按道理来说递役的速度永远比不上信鸽,但递役更早的收到消息。

小甜水巷的官营买卖和蔡记商号早早就把降价的消息传递给了神都城,这也是赵祯最先受到消息的原因。

谁能想到一次降价居然会搅动整个大宋的市场,这是一次早有预谋的联合降价,是一场经济战争的决胜一击。

事前隐秘,事发干脆,“杀敌”利索,最重要的是,官营买卖和蔡记的商号并发生伤敌一千自损八百惨事。

降价销售所带来的便是销量暴增以及更加迅速的占据市场规模。

这才是正真的“完美一击”,三司之中的包拯在看到东京城送来的消息时,脸上的表情只能用精彩来形容,三司之中的从未见过这位计相露出过如此震惊的表情。

一手拿着文卷,一手拿着金鱼袋便匆匆赶往皇宫,只留下一众三司官吏目瞪口呆。

包拯是真的被文卷上的内容给震撼到了,谁能想到官营买卖和蔡记商号居然再次降价,并且还有让利之举,这在包拯看来只能说明一个问题。

官家在公器私用,在利用内库贴补官营买卖和蔡记的亏损!

这样做的代价实在太大,并且会让大宋的物价持续出现变动,影响整个大宋的国计民生!

作为三司使的包拯最担心的便是在自己的任上出现这样的问题,他一直尽心竭力的在维持大宋经济的稳定,在他眼中即便是皇帝也不能破坏!

匆匆进入皇城的待漏院,在这个时候面圣需要经过禁中的禁军勘验,同时也需要内侍上奏,最后官家准奏才能得以召见。

赵祯已经收拾好了一切准备暂时“逃离神都城”但还是晚了一步,刚刚天亮,早朝还没开始包拯便“杀到了”皇宫。

赵祯早已猜到他会请奏,打算利用赵旭早朝的时间拖住包拯,而自己可以悄悄离开神都城,如此便不会发生这场不必要的请奏了。

但谁知道包拯居然如此果断,刚刚得了消息便入宫请奏了,边上的三才也是吃惊,他没想到的是,三司的消息居然来的这么快,甚至和东城豪门的速度旗鼓相当。

三司也有自己的消息来源,东京城中的三司衙门不是摆设,相反是监控东京城乃至大宋经济的重要保障。

包拯掌管三司,他是大宋的计相,手中的职权早已从审计大宋的财政扩展到了,监控并且稳定大宋市面繁荣的层面。

赵祯现在是无可奈何的要接见包拯,他是大宋的计相,身份特殊,若是一般的臣子学士之类的,赵祯随便找个借口就能推脱掉。

况且包拯还有一个“顽固”的名头,他的固执一点也不比石少,两人算是旗鼓相当的人。

尤其是石被调任三司副使一职后,两人之间没少“掐架”,经常因为某件朝堂政策而互相不满对方。

当然,这两人最希望做的便是说服对方,可最后的结果往往是不相上下。

赵祯在大宋朝堂上“最怕”便是这隶属三司的一老一少,一旦他们要单独请奏的时候,自己都要打起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