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八章 入营(2 / 3)

行尸腐肉 茶叔 3265 字 2022-01-08

真是......黄泥掉裤裆里了,”孟捷无奈归无奈,但老婆还是得哄着。

陈斌他们在附近转悠了一圈之后又回到住的地方,营地里目前只到了一个外国使团。米国人到得比其他国家的使团都要早,他们安顿好之后也在营地里熟悉环境,见到里面的华国工作人员也很热情地打着招呼并上前去主动攀谈。

大家吃饭的地方被安排在东滩商务中心,这栋大楼离国际会议中心不远,如今被当作营地的多功能后勤基地,里面除了食堂之外,还有咖啡馆、健身中心以及阅读室等设施,用以方便来访的国外使团成员打发休闲时间。

大部分国家的使团都没到,所以“冰川行动”还未正式开启,营地内的准备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崇明只是第一站,大家在这里如果能达成共识,那接下来的行动就会比较顺利。

交流大会的召开地点原本应该安排在昌平区,自中科院燕京基因研究所转移到那里之后,昌平便成了华国科研机构的核心所在地。只是出于国家安全的考虑,最终“冰川行动”的发被放在了崇明,因为昌平的燕京基因研究所中有华国不想让外界知晓的秘密。

崇明在科研方面虽比不上昌平,但它的灾后重建进度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是遥遥领先的,因为这里的环境特殊,再加上华国人民吃苦耐劳的民族特性,横沙岛已经是第一个和灾难前别无二致的安全城市。

长兴也紧随其后,岛上的战事已经结束,重建的工作也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当中。按照政府的规划,当长兴全岛的重建进度达到横沙的程度时,就是攻略崇明的时候了。

等各国来访的使团到齐之后,政府会组织这些外国使团的成员参观三岛,分别感受一下当地在灾后重建当中的新面貌,这也是外国政府派出人员来访崇明的目的之一,他们希望能学到这里的模式和经验,再带回自己国家去学以致用。

国土中有岛屿的国家很多,但它们在岛屿上的重建发展工作都远远不如崇明。因为崇明地处长江出海口的缘故,这里土地十分肥沃,而且岛上一马平川,大片大片的良田纵横其间。

要是放在灾难之前的世界中,崇明应该算是淞沪市发展最缓慢的一个区,但是在灾难爆发的时候,岛上的农田资源价值却货比黄金。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要是老百姓吃都吃不饱,那还谈什么重建。

华国政府对民众的组织能力放眼全球都是一流的,同样牛逼的还有基建,这些都是促成崇明三岛重建进度遥遥领先全世界的重要组成因素。

还有风力发电站,那些遍布三岛沿岸的风力发电机在灾难中只短暂地停摆过一阵子,当政府和民众们转移到岛上之后,它们又很快的转动起来。电力和民生相辅相成,对城镇建设的影响十分巨大。再加上有长江作为运输通道,军队对周边进行物资采集的成果可以源源不断地利用水路运送过来。

在这个时节,水路运输的安全性可以说是碾压陆路运输的,毕竟江面上不会有丧尸,船只也不会陷在尸群中出不来。所以说诸多的利好条件都在崇明三岛这摆着,而且政府也十分英明,将它们全都利用起来,这才有了今日之崇明。

按照专业人士的估计,崇明三岛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如今岛上人口不到十万,这是唯一制约三岛发展速度的因素。都说生产力包括三大基本要素: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如今岛上不缺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独独就缺劳动者。

各行各业的发展都需要人不说,就是新开拓出来的安全区域也需要人员去管理和守护。政府不仅对崇明三岛有着明确的规划和发展节奏,甚至对长江北岸的启东等城市也有想法,只不过暂时受限于自身实力的原因只能搁置着。

到了中午吃饭的点,陈斌等人约着一起来到东滩商务中心的大楼,在刷过门禁卡之后进入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