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6 天下权柄(2 / 2)

刘备的日常 熏香如风 163 字 2021-08-07

我儿也。”

董太皇口中我儿,必是董侯无疑。

“王上三兴,不可逆。董侯为天子,亦出天意。纵为废帝,亦可得善终也。”窦太皇,柔声言道:“你我姊妹,若为首恶。从众皆可免也。”

言下之意,只需负罪而亡,死无对证。前朝隐秘,悉数作古。增成公审,无疾而终。成悬案一桩。许,才是上上之选。

此,亦是窦太后,此举之深意。

毕竟,王太后请开公审。乃为拨乱反正。若二宫太皇,饮药而亡。且为全汉室体面,王太后亦不深究。贾文和,纵多智,亦无能为也。

然“蝼蚁尚且偷生”。何况董太皇。

见状,窦太皇一声叹息。遂将玉瓶入袖。静待公审毕。

增成殿。

融漓将木匣,上呈贾诩。

谓“非礼勿视”。贾诩先请王太后。

得王太后默许,这才轻启木匣。

“董箕。”

“学生在。”

“且看,可是此物。”

董箕趋步入殿,待确认无误,这便伏地对曰:“正是。”

命董箕归位。少顷,又看侧席:“甯贵妃。”

“妾在。”甯贵妃闻声行礼。如前所言,贾诩乃代王太后行事。张甯虽为贵妃,亦需称“妾”。

“贵妃,可识此物。”贾诩语出惊人。

殿中宿老,若有所思。

甯贵妃出身,国中重臣尽知。乃右国令之女。以“太平圣女”,行走江湖。少时便与蓟王相识。诸多旧事,《少君侯二三事》,皆有涉猎。右国令故后,送葬林虑山。守孝期满,蓟王遣族兄并义弟,亲赴林虑山中,以贵妃礼聘。并筑金华殿,以栖身。论与蓟王情深义重,不下长姐公孙。然从未听闻,与永乐有何交集。永乐床笫之私,甯贵妃如何识得?

“乞过目。”甯贵妃亦,不知所以。

“贵妃入殿。”王太后之言。

“喏。”甯贵妃自出侧席,趋步入殿。

取匣细观,久久无声。

“如何?”甯贵妃,王太后以家妃待之。见其无言,不由出声。

“禀母亲。”甯贵妃不敢不言:“妾,识得。”

“何处得见。”王太后追问。

甯贵妃闻此问,不由泪目,伏地不答。

自公审以来。殿中群臣,心情忽上忽下。如波浪起伏。甯贵妃,彼时乃为太平圣女。莫非,当真牵连禁中之乱。再思永乐宫,闹鬼传闻。莫非,永乐太后,豢养逐鬼童子,除遮腹中子,亦真为逐鬼。不成?

殿中亲历之人,如封谞、毕岚等人,早已浮想联翩。

“甯儿,且直言。”王太后,必求水落石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