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二章:国不可一日无君,但更不能儿戏(1 / 4)

殿堂欢 白流酥 205 字 2020-11-03

沉默。

喧闹的金銮殿突然陷入了一阵许久的沉默,大殿之内安静的似乎能听见银针落在地上的声音。

诸位大臣面面相觑,相互对视之间脸上的表情很是精彩。

不是说摄政长公主身体不适,沉浸在悲伤当中吗?怎么这么快就调整好了身体的状态了吗?还有……

这些朝臣们心中最错愕的,莫过于高长乐周身的威压了。

便是嘉元帝坐在上首的时候,这些朝臣们也不觉得这般的有着压迫感,可高长乐一个未经过太多人事,教养在闺阁中的公主,居然会那般的仪态万千,让人心中钦佩。

还是三位辅政大臣最先反应过来,率先跪在地上朝着高长乐行礼,“微臣参见摄政长公主,长公主万安!”

几个人格外的咬着摄政两个字,算是在众人的跟前成全高长乐的身份。

可惜,这一次,朝堂之中的那些朝臣们似乎并不领情,也并未像之前那般的配合,跪在季成辉,徐璈和沈从山三个人的身后,反倒是身体站的笔直,看着高长欢的眼神也并不那么的友善。

当时嘉元帝临危之时召集的那些朝臣们并非是大魏的全部朝臣,而是一些嘉元帝的亲信和他认为所能信任之人,而那时候,大魏刚刚经历了豆疫,又有他国使臣和姜国太子在,便是装模作样也总不好叫其他人看笑话。

可是现在不一样,豆疫的事情已经彻底平息,各国使臣都已经离开大魏国土,嘉元帝已经入葬为安,那么……

剩下的,便是该讨论那坐在皇位上的人,究竟是何许人。

国不可一日无君,但更不可儿戏!

让一个女人摄政监国成何体统?

三位辅政大臣的话音刚刚落下,人群中便立刻站出来一道身影反对着几个人的言语,“徐大人,您们几位大人的话,臣等并不能苟同。”

“当时皇上病危,却并未召集臣等全部入宫听从皇上的差遣,只是单独叫了几位大臣下了圣旨,呵呵……”

上前一步的,乃是太保刘国庸,三朝元老,为人公正正直,可却固执又墨守成规,在他的眼中高长乐不管再好,都不过是女儿身单单是这一条,便足够让他将高长乐赶下台。

大魏承继前朝旧制,中枢即三师,二大,三公。

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师,大司马,大将军为二大,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

朝堂之上的这些势力在她父皇当政的时候便是划分为三派,除了她父皇的亲信徐璈等,一派便是以宁家那些虎视眈眈,另外一派便是刘国庸为首并无效忠,只本着一心为国,尽忠职守。

但如今看来……

因为嘉元帝铤而走险的选择将政权交给自己的手中,让刘国庸和宁家倒台之后,剩下的那些势力靠拢,如今,竟是一个鼻孔出气了。

“刘大人,您这句呵呵是什么意思?”

刘国庸话音刚刚落下,沈从山便立刻站在一旁打断了他的话,“您可是对先皇临终之前的旨意不满,又或者是看不起长公主,所以才会公然在大堂之上如此态度轻慢,甚至讥笑长公主和先皇?”

“此乃大不敬。”

刘国庸白了一眼季成辉。

老齐国公心思微动,眼皮微抬,倒是一改庸诺的常态,站在刘国庸的身后,义正言辞的开口,“先皇临终之前的旨意终究是几位辅政大人们所见所闻,并非整个大魏朝臣,孰是孰非,怕是还需要公论一番才能定论。”

“自古以来便是男子为尊,莫说皇上的膝下尚且还有诸多皇子在,便是没有,大可以从高家的宗室挑选精明能干之人过继。”

从前老齐国公总想庸庸诺诺的混在诸多的这大臣当中,既不争锋相对,又不软弱可欺,保持中立就好,可现在时局变了。

沈从山,季成辉还有徐璈是彻底站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