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只能是人为(1 / 2)

猛烈的寒风吹散了盐池战场的硝烟。战场遗留下的残破尸体,无声诉说着这场战役的悲壮。

打残了鞑靼十万精锐,大明北方边民可以高枕无忧过上许多年。

可无人脸上有笑颜。

电报、电话的存在,加快了消息的传播速度。惨烈的战争刚结束,宁夏卫就收到西宁卫发出的电报。鞑靼使者在赤岭求见礼部尚书张升,递交国书表示臣服。张升立刻接受鞑靼的投诚,派出手下快马加鞭回京转交国书。

鞑靼认大明为宗主国?!

彰显了陛下的皇威。

展现了官员们的功绩。

这就是战死将士们的抛头颅、洒热血的意义吗?

一滩滩凝固的血水,在冰天雪地中显得格外刺眼。踏入‘血海’的宁夏总兵郭鍧,此刻的头脑和天下飘下的雪一样杂乱、无序。

一旦朝廷接受了鞑靼的国书,榆林总兵张将军用生命拦下的达延汗,很快会被册封为鞑靼忠顺王。朝廷为了天朝上国的面子,势必会放达延汗回草原。逃过一劫的达延汗安静地潜伏,只要大明一虚弱,又会带着草原上的恶狼们扑向边军。

郭鍧紧握双拳,望着战场的双目流出了眼泪。

地上躺着不少力竭而亡的士兵,死前也不忘找敌军垫背。不少榆林士兵和鞑靼人缠在一起,尸体的僵硬让两人无法分离。打扫战场的兵卒只得把他们装在同一个棺材中。

他的眼前,似乎浮现出了那一幕:榆林军和鞑靼铁骑交缠一起,双方展开了血淋淋的肉搏。你砍我一刀,我还你两刀。你要我的命,我死了也要拉你陪葬。

榆林总兵张安将军,在堵截达延汗的时候,身上挨了火筛六刀。其他五刀被护甲挡住,可护甲护不住砍向脖子的第六刀。张将军的头和身体,仅仅只有一寸皮肤相连。

被张将军用性命堵住去路的达延汗,正被陕西布政司许进大人保护了起来。

是怕他们这群丘八弄死了达延汗,让陛下和朝廷享受不到鞑靼人的卑躬屈膝吗?这一刻,身为宁夏总兵、挂征西将军印的郭鍧,对弘治帝和朝廷满含怨气。

“送张将军……回家!”郭鍧扛起张安的棺材泣不成声。

你们的死,有何意义?

许进面对惨烈的战场,同样是老泪纵横。他曾巡抚大同,亲眼见到鞑靼人屠杀大同百姓的一幕。在大明和鞑靼交锋的几十年里,枉死在鞑靼铁骑之下的无辜冤魂不计其数。

可他是朝廷的官员,朝廷的廷议结果没出来之前,他不能让将士们处置达延汗。

身为陛下的心腹,又是一省布政司,他深知京师大小九卿们的想法。军机处的出现,让武官有面对文官的底气。文官虽然不能干涉军权,但想要影响武官们的想法也不是没办法。须知官员和勋贵之间频频联姻。

可是这次围剿达延汗精锐部队的盐池之战,选在朝廷封印期间。陛下绕过军机处和内阁,直接向九边卫所发号施令。

很多人惧怕肆意而为的皇权。

接受鞑靼的臣服,何尝不是让参战将士寒心的举动呢?

但对陛下来说,鞑靼称臣的诱惑力是巨大的。陛下对先帝临死前打算易储耿耿于怀。陛下卯足劲想成为一位好皇帝。论文,很多人在大赞‘弘治中兴’。论武,陛下没有建树。倘若鞑靼臣服,那就不一样了。

“哎,不管如何打败了鞑靼总是好事。”许进这样安慰自己。

可他实在高兴不起来。这一战结束,榆林镇家家户户门前挂白布。他不知道失去儿子、夫君、爹爹的人,如何看待这场胜战。

“布政司大人,屠阁老亲自打电话通知廷议结果。”陕西布政使司左参政快马来报。

一阵寒风吹进左参政的脖子,让他打了个哆嗦。除了寒风,周围将士们的发冷的眼神,也让他直打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