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 立地成圣?!(2 / 3)

是没出来的。

诚然,《增广贤文》里面有些句子,也在这个时空更早的历史上出现了。

但这不妨碍贾琮把它们汇编成集地出版,以他的名声,赚取名气、利益。

这本书在他前世原来的时空,也只知道清朝同治年间有人修订过,不知作者其名,有可能是集体创作或者代代改编而来的。

薛蟠胖胖的身子一晃,显得富态的脸上兴致盎然:“还有这种轻松赚钱的好事吗?那妹夫多编几本不就盆满钵满了?”

贾琮笑笑,不解释编这种通俗、脍炙人口的文集,并不是外人看来简单的事情,他也是占着记忆整理汇编的,比如编唐诗三百首,自然得研究、读过无数唐诗才行。

不然的话,若是通俗的文集经不起时间、大多数人的考验,那不仅赚不到钱,他文人大官的名声也不好了,以后读书人也未必买他“考试指南”的帐了。

以薛蟠的智商,贾琮很难和他解释。

和两人亲切和睦地谈了好长时间。

贾琮收了两人送来的瓜果和素食,大舅子拿来的大鱼大肉,自然就献给灵堂的贾赦了,贾琮未沾。

其实偶尔一段时间吃得清淡是有好处的,清淡可减少人的渴望,防止更多的精气神泄露,另外,对于脾胃等五脏也是很温和亲切的。

难得和人推心置腹的聊一回,而且是身边最亲近的人,贾琮的孤独、危机感觉得减轻不少。

屋内尽是四处堆满的文案,笔墨纸砚。

院子的路和场地,也被磨得光滑了。

“仅仅是赚钱和成名吗?不,若是如此简单,我何必耗费这么多的心血和时间呢……”贾琮闭目养神了一个晚上。

但紧迫的习惯,使他寅时就起来忙碌了,他还在忙着好几件充分准备的事情……

所谓厚积薄发。

贾芸从铁槛寺返回后,依言叫山海书社先刊刻了《增广贤文》。这天第一版刚出,王嘉会下班来雅间坐,愁眉不展。

翻看了《贾琮图解新黄帝内经》的养生表格,以及很普通的医学常识普及:针灸,针刺穴位和艾灸,能让很多人都能学会。

身为太医院院使的王嘉会,深知艾草是极普通的草药,针刺穴位未必人人皆会和不害怕,但是艾灸就便宜多了,当然里边的知识很多,但至少入门容易。

比如艾灸足三里、关元、肾俞、命门几个养生穴位,对于大顺子民的五劳七伤、脾胃等问题的改善,那都是有极大好处的。

到了这一步,王嘉会不得不服,虽然贾琮的医学知识和他差远了,但是普及方面做得很好。

等到贾芸递上一本贾琮新书《增广贤文》,这书只是薄薄几页,王嘉会半个时辰便浏览完,但其中爱上的几句,念念回味咀嚼不已:“蒿草之下,或有兰香,茅茨之屋,或有王公;无限朱门生饿殍,几多白屋出公卿……”

“妙药难医怨逆病,混财不富穷命人……”

“人情似纸张张薄,世事如棋局局新!”

“……”

王嘉会医户之家,祖上并非显赫之人,不过靠医术混迹朝堂,实是临渊履薄。

看了《增广贤文》,贾芸看王嘉会的表情眼神,就知道王嘉会也找到了他所喜爱的句子。

没错,增广贤文就是这样的一本书。

它最主要包括的是人际关系、命运、为人处世,比如“力微莫负重,言轻莫劝人”就很能让人赞同,教人处世的。

每个人都能在《增广贤文》之中找到他所喜爱的、符合自己三观的句子,相反,几乎每个人也都有里面不喜欢的句子。

这是如此神奇的一本书!

集合了儒释道各家的思想!

王嘉会的眼神渐渐凝重,以及不少便服来看书的文人官员们,有人沉默,有人小声议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