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闷骚(1 / 2)

李建成看向王绩,这件事情还是由王绩来说比较好。

于是,王绩把事情的经过简单地说了一下。

王通沉吟了一下:

“到也是个去处。”语气模棱两可,看不出是支持,还是反对。

但他转而看向李建成道:

“你们李氏就算不是首当其冲被,但也难免受到波及啊。”

“氏族总有自己的处事方法,不然数百年来,如何绵延下来。”李建成含笑道:

“你们也知道我父亲现在这个不尴不尬的位置,除了面子不好看,没有太大的实权,但历来都是由皇帝信得过的人担当。”

房玄龄认同李建成的话,下意识地点了点头,他也是因为看清了这点,才觉得可以靠上唐国公府。

别的不敢说,唐国公府这一枝,必然会在下一波朝堂变化中全身而退。

有皇帝的信任,东山再起,只是早晚的事。

现在陛下正值壮年,在下次站队之前,最起码还有二十年的时间,这么长的时间,只要抓住机会,必将大有做为。

王通认同地点了点头:

“唐国公是个幸运的。”算是认同了李建成的话。

接下来,由这件事情为引,谈古论今……

但是,话题总是离不开王朝兴衰。

这其间,李建成只是出耳朵听着,并不表态。

直到又说到暴君,王通看向李建成道:

“不管怎么说,我们这些人里,你对陛下更了解,你觉得他是昏君吗?”

李建成略一沉吟道:

“暴君不等于昏君;毕竟慈不掌兵、情不立事、义不理财、善不为官……,我们这位陛下有才、有志,但太好面子了。国体是重要,但是过犹不及啊。”

王通再次点了点头后,问李建成:

“你写的《三字经》中曾说过人之初,性本善,可现在又说善不为官,用恶人来管理善人,何其可笑!”

李建成苦笑道:

“我那本《三字经》是写来给家中弟弟看的,是告诉他,他出生的时候,性子是很好的,有坏毛病,是他后来学的,方便教育。

而且,如果我一开头就写,人之初,性本恶,会不会被人骂死?想来没人喜欢听到这样的话吧!

我本人,更倾向于人之初无善恶。认为刚出生的婴儿就像一张白纸,但看以后的生活,在这张白纸上写下什么。”

王通看着李建成的眼睛:

“不知道为什么,你不像当局者,不管是对自身,还是对这家国天下。”

李建成挑眉,脸上显出狐疑之色,其实心里的吃惊不小。

王绩接过王通的话,解释道:

“我大哥这是在说,刚才我们讨论得那么激烈,可是你都一幅淡看云起云落的样子。”

李建成失笑摇头:

“敢情,先生这是变着法的责备我呢。”

王通一抬手:

“你又不是我的学生,叫什么先生,叫我的表字——仲淹,或是道号——文中子皆可。”

李建成从善如流,拱手道:

“仲淹兄,之所以刚才我不参与,一则是在听你们的意见,二则,口若悬河,也改变不了现在的情况不是。

与其谈古悲今,不如做些有意义的事情。

就像仲淹兄这样,教书育人,或是如伯承这样,立志研究粮食,增加亩产,让更多人吃饱肚子……

当然了,我知道,你们是刚知道这件事情,难免心中愤懑,用言语抒发一下。

可是,我已经知道这件事情,早过了开始的不平期啊!”

房玄龄与王绩现在没有找到自己的近后要走的路,眼里闪过黯然。

但王绩比房玄龄好一些,最起码他以后有一个爱好,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