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零一 湖畔危机(2 / 6)

荒野王座 永夜 7771 字 2020-10-27

坦率地说,ak47虽然威名赫赫,但是从它诞生那一刻开始,它就不是一款科技领先的武器。跟同时代的优秀枪械相比,ak47的精准度不足,重量也不轻,多功能拓展也比较差。

但是,这是一把真正属于士兵的枪。按照卡拉什尼科夫的说法,他跟其他枪械大师最大的不同就是,他出身于一名士兵,他更多是从士兵的角度来设计枪械。所以,ak47虽然没有一项特别尖端的性能,但是它特别照顾士兵的战斗需求,比如它特别结实耐用,从烂泥还是沙漠等等恶劣环境中拖出来就能开枪,而其他先进的枪械,则需要先清理枪械才能开火。

同时,ak47的结构简单,生产方便,分解的部件也非常少,后来在非洲等落后地区,甚至手工作坊都能打造出半成品。ak47的还有一个让人绝望的优点,那就是容易上手。半天时间足够让一个人操作ak47了,而与ak47同时代的欧美枪械,没有几个星期是绝对不可能培养出来一名枪手的。ak47很快就展现出它无以伦比的优势,成为苏军的制式装备,而卡拉什尼科夫也获得了斯大林一等奖金,在1949年,这笔巨款可以买10辆小汽车。

当然,比起后来ak47上亿的产量,这个奖金还是太少了。ak47能够生产出上亿把,就是因为,ak47很像一个门门功课都80分的全能高手,也许某一门不如某学霸,但是ak47可以在别人遭遇刮风下雨感冒影响成绩的时候,仍旧能够保持80分的成绩。

不仅是前苏联和华沙部队,就连跟前苏联最不对口的 ,也对这枪爱到了骨子里。

在越南战场上,花旗队起初的14步枪耐不住当地的雨林环境,枪再好也打不响;反倒是对面的战士拿着ak47可以随心所欲开火,枪再不准也比打不响要强。即便是花旗国后来投入战场的更优秀的16突击步枪,也没有在耐用方面占到上风。

这样的稳定发挥,让ak47风靡世界70年,先后有100多个国家生产或使用过它,其产量超过一亿支,成为战后的标志性武器之一,甚至到现在,ak47还印在非洲莫桑比克的国旗上。

大量的生产,又极大的降低了ak47的成本。因此形成了ak47在世界范围内经久不衰的四大优点——便宜,皮实,简单,可靠。不止一个武器专家曾经说过,如果去一个陌生的危险地域,只允许携带一支步枪,必然是ak47中选,只有它最让人放心。

这不是给特种部队或者高精尖战士使用的高级武器,ak47从起初就不是干这个的,它的发明初衷,是当一个国家遭到外敌入侵、陷入危亡之际时,可以迅速生产并发放100万支ak47,只需要半天时间,就能拉起来100万士兵来抵抗外敌。

2013年,一代枪王卡拉什尼科夫去世。他去世之前,已经发现ak47在全球的扩散,很难说是一件好事还是坏事,即便到如今,无论是维持和平还是野蛮杀戮,依然能够看到ak47的身影。这是一件工业精品,同时也是一件绝世凶器,不过毕竟杀人的不是武器,而是操纵武器的人。作为一款人类工业时代的代表

作,ak47以及卡拉什尼科夫,仍足以在轻武器发展史上留下里程碑级的印记。

这也是前苏联的标准单兵武器。

这些凹槽,是为了让士兵容身战斗——也就是说,从修建这个隧道一开始,设计者就为了预防有一天高强度的战斗,或者是有什么外人想要强行进入地下,所以才设计了这么一个一个的人形凹槽,让几个士兵躲在一个一个的凹槽里面反击敌人。说实在的这种设计的确是太绝了,因为这条隧道整体用钢筋水泥铺就,隧道中央没有任何遮挡,在这个而守卫的士兵可以在这些凹槽里依托地形射击——进攻的人除非是把这个隧道给整个拆掉,否则仅仅用轻武器,是根本不可能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