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独木舟的意义(1 / 2)

开局百万兵 草林啸 6548 字 2020-10-16

星星湖船厂自四月二十五日挂牌成立,至今日五月二十七日,经历了一个月又两天,总算利用库存的干木,制造出一共四条独木舟,有了自己的产品,终于不再是只进不出的尴尬局面。

别拿村长不当干部,独木舟那也是船啊,装两个人放在水里照样能浮起来,四条独木舟就可以支持四户渔民,这是夏国渔业的新,同时也是夏国水警、水军巴拉巴拉的新,意义重大着呢。

所以,造船厂厂长黄景国,丝毫不觉得仅仅为四条独木舟下水而大张旗鼓有什么丢人的地方,他笑的很开心。

有一就有二嘛!

要不是现有的干木太少,他都想直接造一条乌篷船甚至是中型货船。

……

四条独木舟,造船厂自个儿留下了一条备用,其余三条全都送给了农业局,至于水警部门,他们是看不上独木舟的,索性再等几个月。

虽然独木舟的出现意义重大,黄景国也为此呼朋唤友,但当独木舟造出来后,他的心思就已经不在这上面了。

等农业局的人将独木舟划走,黄景国就回到初具规模的造船厂内,急匆匆的带人往一处特殊的处所走去。

这里,是造船厂专门用来烘干木头的烘干房。

要等木材自然干燥,一两年甚至三年都有可能,就算造船厂等得起,他黄景国等不起,他是造船厂的厂长,想要进步只能在船上出成绩,谁知道三年后夏国会发展成什么情况?很有可能都出了西山,在海边建立了港口城市,要是到时候朝廷嫌自产太慢,直接向外界进口船只怎么办?

虽说造船厂不可能被裁撤,但黄景国也不愿意干耗一两年。

其实烘干房很早就有了,黄景国也不是第一次来,木材烘干又是一个长期的观察过程,但他仍然乐此不疲。

“效果怎么样?”

这是黄景国每天必问的问题。

“经过对不足之处的多次改善,通过调控燃料、导热层结构,我们初步寻找到一个适宜室温……照现在的情况,使用气干的方法,在往后的日子里只要不出太大的纰漏,小瑕小疵也能及时修补,保证烘干房的正常工作,那么大约能节省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的时间。”负责烘干房的一位船厂主管不假思索的回答道,尼玛,厂长每天都要问的问题,当然要做足准备。

“咦?”黄景国一时没想到今天居然得到了一个正式答复,不由得喜上眉梢,“能节省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的时间,非常不错……但,这个时间跨度还是太大,既然已经找到了一个适宜的室温,那么就继续努力,争取找到一个最佳的室温,将节省的时间一举固定在三分之二层面上。”

主管顿时面色一苦,领导说话特么的真是轻松,不经大脑。

说得好听,找一个最佳室温有那么容易?

不是温度越高越好的,要考虑到木材的承受度,烘废了烘裂了还不是他这个专职主管背锅。

好吧,就算偶尔找到了又怎么固定住这个温度?

温度计都还没发明出来好吗!难道靠增减柴火?或者多派几个人在管道口摇扇子?逗呢!

——其实就算找到了也不能确定这个室温就是最佳,谁也不能肯定就没有比这更佳的,这就没完没了了。

‘纯手工年代,咱能不能别提那么工业化的要求!’

主管心里吐槽不断,但面上还只能表示“领导你说的对,我们会尽力完成任务”,感觉跟吃了翔似的。

在这一刻,这名主管在心里暗暗发誓,以后一定要……自己当领导!

那种明明被人家恨的要死却又对自己无可奈何、明明被无数人暗地里骂做猪头,表面上却必须对自己恭维不断的感觉真是太爽了!

这就叫做等级的魅力!

黄景国到没有多想,他整天都是一副急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