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5、杀青!(2 / 4)

觉得对剧本下手的重点,除了个别人物的时间线有更改外,最主要还是对原著叙事节奏的调整。

水浒原著,是前期流水介绍人物列传,以及后期大群戏的形式。

而剧本的改编,则是把剧情调整为适合影视表现的,有主线人物、有集中矛盾、有主要场景的叙事节奏。

为此,以梁山聚义为分界线,前半部重点刻画鲁智深,林冲,杨志,宋江,武松这几个主要人物,围绕他们的际遇来筛选情节,带出群雄,去掉原著一些配角和支线故事,保证剧情紧凑度。

而后半部,主要就是梁山好汉四处征战。

不过这部分也有改编,一是合并了一些雷同的不太精彩的战役,再一个就是特别突出围绕招安的矛盾。

比如增加方腊部属与梁山好汉的交情,甚至黑牛还跟方腊手下一妹子暗送秋波,与后面刀兵相见形成反差。

还增加了征方腊的过程中,宋江和高俅争斗的戏。

再就是砍掉了征辽的戏,招安彻底成了内斗炮灰大杯具。

对原著较明显的改动还有这两个:一是改掉了好汉们的黑梗。

比如鸳鸯楼一场给武松美化,还有林冲下山做投名状的时候,增加了放过落难母子、苍凉慨叹的戏,毕竟他连杀仇人,都是在一欺再欺的情况下,彻底绝望了才杀了那俩要烧死他的家伙,何况无辜人。

而扈三娘嫁给矮脚虎,也增加被真情打动的戏,虽然这里有点扯。

但在水浒之前,就有不少脚本把他俩凑成一起了,原著作者估计也就是直接拿来用了,这么多年下来,总不能非把人家两口子拆散吧。

而且里面像公孙胜这样的妖道形象,以及那些鬼啊魂啊斗法的东西,都给去掉了……更不能拍成一部神话剧。

再就是女性的改编,小潘她们就不说了,有血有肉,而李师师的改编,也让人感叹,水浒里总有一些下场不错的好汉,比如李师师收拾金银细软,跟着燕小乙归隐山林泛舟湖上,这结局简直太美不敢想了!

当然,最牛叉的应该是此时站在宁远旁边,光着膀子的杨宝光饰演的混江龙李俊,这位哥,在原著中征方腊后诈病归隐,后来又跟童威童猛两兄弟造船去了海外,最后成了暹罗国主,在清代的那本《水浒后传》里还有详细描写。

时间过得很快,不知不觉就拍到了初夏,水战也拍完了,终于拍到最后一场戏。

打虎。

不仅是武松,还有李逵,两场打虎戏特意安排到了最后。

而且,连真老虎都用上了。

找马戏团租了一只孟加拉虎,威风凛凛的,关在笼子里都能感受它的彪悍,就是眼皮子一直耷拉着,眯着眼,跟睡不饱似的。

老虎不能给它吃得太饱,吃太饱了它不动,不会配合做动作,但是如果不吃饱,演员在面对它的时候就有很大风险,就算丁海峰的武松也招架不住。

当时就是一头老虎和丁海峰在一个区域,其他人都被赶出去,只保留了导演和摄影,主要怕老虎发威的时候出意外。

结果这头老虎还不配合,老是睡觉,根本没法拍。

只能用这头老虎跟赵晓锐配合,拍了李逵打虎的戏,当然也不全是真老虎,基本上真真假假,但这已经是冒着风险了。

而武松打虎太出名了,当然不能像李逵那样,所以这头老虎没法拍,只能又换了一头老虎。

这头老虎不如前一头大,但性子看起来更野一些,丁海峰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完成了武松打虎的戏。

因为大家都被清理走了,宁远也没看到这一幕,但耗费的时间还比较长,不时还能听到林子里老虎的叫声,的确挺震撼的。

看旁边副导演陆涛那只二哈就知道,吓得腿一软,直接趴地上去了,逗得宁远他们哈哈大笑,而陆涛则无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