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周总(1 / 2)

刘树恩就是刘十九,刘十九就是刘树恩,从外观看,这是两个不同时代的人,但从内在的人格看,却是同一个个人。

这就是苟文生的结论。

和东北传说中的巫师及拐走自己母亲的那个起死回生者一样,这个刘树恩应该也是通过连续的人格转移才从一千多年前来到现代的。

苟文生对于这种长生不死的神仙术兴趣不大,但他知道有人会感兴趣。

毫无疑问,周总的公司真正在研究的肯定不是什么抗抑郁药物,而是长生。

想到这一点,他笑了。

这个世界上,人与人合作,去掉一切堂而皇之的东西,就会只留下真正的干货,而干货就是四个字:

“利益交换!”

他之所以会找周总调查刘树恩,最初的想法就是试试对方,没想到,这家美国公司竟然效率高的吓人。

不过,苟文生并不相信,他们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把一个陌生人摸得如此透彻。

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原因无他,这个人他们一直都在盯着。

稍后,在接到苟文生的电话时,周总根本没有否认。

“说来也是巧了,我们一直在追踪这个人,有几年了,他是我们的目标样本之一。”

“我还是不太明白,你们为什么会对这个人感兴趣,虽然没有面对面诊断,不过我判断他肯定不是精神病人,也没有什么抑郁倾向。

恕我冒昧,贵公司除了抗抑郁类药物,也对其他药品感兴趣吗”

“文生,我们第一次见面的时候,我就说过,我们是盟友,所以你不用有什么顾忌,直说就好。”

周总的声音安静祥和,特别是叫苟文生名字的时候,他总会生出几分亲切感,在这位和母亲年龄相仿长者面前,他总是很难公事公办。

关于盟友的说法,苟文生记得,不过当时他觉得对方应该是指在学术研究的道路上,此刻对方再次提起,他反而有些迷惑了。

见苟文生不没有出生,周总绵软中带着坚毅的声音再次响起:

“我们解决抑郁是为了让人们的生活质量更高,你们治疗心理障碍患者同样是为了这个目的,这些都是有意义的事情。

不过,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对于人威胁最大的不是病痛,人活一世,短则数十年,长不过百载,从出生开始每个人的方向都是一样的,不论富贵贫穷,死亡都是终点。

古人说,人过五十而知天命,我年轻的时候,和你一样,总希望在学术上能狗突破前人所不能突破的,或者是做到别人想做而不敢做的。

过了五十岁,我慢慢地开始明白,生命已经完全跨过中点,下一步已经不需要计划,死亡就是归宿。

想到这些的时候,我很坦然。

毕竟一辈子都在做医药,也算是不虚此生了。

但是,我又有些惶恐,不是为自己的宿命,而是为大多数,认识和不认识的年轻人。

毕竟一个人一生能够实现初衷,做出一点成绩,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里面除恶努力,更多是运气的成分。

不过,运气是虚无缥缈的,没有人能够握在手里,也没有人能够送给你。

也就是说,大多数人一生都是一事无成的,到死也是无法安心的,这才是真正的病。

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我的思考可能和别人有些不一样,不过我觉得你能够理解我。

对一个不甘心接受死亡宿命的人,唯一的良药就是给他新的生命,给他从头再来的机会,所谓运气其实是个概率问题,只要有足够多的试错机会,我相信所有人都可以走向成功,都可以死而无憾。

为什么我会说,我们是盟友呢?

因为你母亲当年的目标和我现在所做的是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