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蜡烛(1 / 2)

陈洁盯着摇曳的烛火,黄色的火苗中间,一点绿色包裹在中间,像是种子即将萌发的胚芽。她忽然觉得有些不对劲,自己为什么会轻易摸到那个墙洞,为什么知道里面有蜡烛、火柴?

来到这个村子,这三天来,陈洁并没有在这间屋子多停留,仅仅当成一个临时住处而已。除了晚上回来睡觉,白天的时间基本都在稻田那边。所以,这里对她而言是陌生的。

借着烛光,她第一次认真地打量着屋子。屋子是石头砌的,每块石头大小不一,中间用水泥粘合在一起,这些石头表面很光滑,那是流水经年累月打磨的结果。

这种石头村子附近的溪水里有很多,整个地区石灰岩基被流水渗透侵蚀之后,山体经常会崩塌,大小石块就会顺着流水冲下来,有些含有石英的不会最终被流水蚕食,变成了大小不一的卵石。

有了这些石头的支撑,整间屋子给人一种踏实感,和自己家乡的白墙黛瓦,以及这里常见的木制吊脚楼都不太一样。屋子朝南的大门正对着餐桌,右边两米处是一张竹床,左边则是一个火塘,灰坑里的木炭已经变成酱色,应该是很久没有人使用过了。

屋子的主人是一位老太太,她就住在石屋后面的一个吊脚楼里。从这间石屋向上过一个爬过一个缓坡,有一片半亩大的平地,老太太的吊脚楼就建在上面。周围的空地上还种植了一些蔬菜。但是,因为很少浇水,长得很稀疏。

老太太似乎不是太爱说话,陈洁给了她位五百块钱,以支付这段时间的住宿和饭菜。老太太只是笑笑接了过去,没有说多,也没有嫌少。每天,她都会送一次饭过来,多数时候陈洁都不在。

饭也很简单,就是竹筒蒸的米饭和一碟小菜,菜虽然不多,但里面每次都会有几片腊肉。

陈洁虽然对食物没有任何偏好,但是内心还是因为老人的善意而生出一些好感。不过,作为一个过客,她并没有表现的太热情。不习惯,也不必要,如果自己需要一周以上的时间,她计划再去给老人送些钱过去。

这个石屋没有院子,但能够看出来,四周曾经用石头打过院墙的地基,离地基不远的地方,还能看到一些腐朽的竹子和木料,甚至还有一小堆与与屋墙一样的卵石,只是形状更不规则。

这些材料应该是原来准备垒院墙的,只是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墙始终没有建起来。

此刻,站在石屋前的空地上,可以看见上方的吊脚楼,那里一片漆黑,老太太应该已经睡觉了。吊脚楼向左100多米,那里是村里最大的一片平地,七八户人家的屋子都建在那里。其中也包括李旦他们租住的那个院子。

月亮已经离开天顶,钻进了一片灰色的云团里。村里的树木、房舍都被昏暗的夜幕笼罩,偶尔闪烁的一点灯火,应该是还有睡去的人,因为停电而点起的烛火。在浓重的夜色中,这些微弱的灯火显得很不真实,似乎时明时灭。

陈洁转身回到屋里,在关好门转身的瞬间,桌上的蜡烛像是吸收了太多的氧气,忽然窜起半尺高的火苗。陈洁停住脚步,眼睛一眨不眨,火苗却没有继续向上,只保持了几秒中,就发出啪的一声,好像是灯芯里有水一样。

响声过后,高高的火苗一下子崩塌下来,好像是脱离了油脂的供应。下一秒,微弱的火苗只剩下烛芯上一棵蓝色的小豆粒。陈洁估计,只要自己动一下,哪怕只是捋一下头发,空气的扰动也会将这点火苗彻底熄灭。

不过,挣扎了几秒钟,蜡烛的火苗又一点点长高了,只不过,这一次火苗的颜色已经变成绿色,有点像是北方人冬天用醋腌制的蒜瓣,绿莹莹的外表上透出一点白芯。

陈洁忽然停住了呼吸,因为屋子里似乎有另外一个呼吸声,虽然很轻,但陈洁肯定这绝对不是风!

就在她把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到听神经上时,整间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