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九章 太子与太上皇(2 / 2)

然卧床难起,母后定要保重身体啊,若再有闪失,儿子焉有脸面以对天下?”

行礼后,赵构看着一脸枯槁的郑太后劝说着。殿外的尚宫已经有禀告,郑太后今日起身后只进了半碗米粥。这样的饮食如何能行?

跟在他身后的赵鼎,看着样貌衰败的郑太后只觉的心惊肉跳。他可不比赵构,回汴京后天天都来延福宫探望,已经适应了郑太后的一脸枯槁像,并不觉得心惊。

赵鼎上次进延福宫面见郑太后还是赵构北巡之前呢。

现在一看,郑太后如今的面容与当初可不是天壤之别了。

而没有生病的郑太后都是如此,那已经卧床多日的太上皇又该是什么模样?

赵构依旧在温声细语的安慰着郑太后,他当初设计时是万没有想到宋徽宗的一场大病竟然连带着把郑太后的身子骨也一并熬得干净。

这要是延福宫内死了个太上皇的同时,还一并丧了个当朝太后,民间不掀起一波风浪才怪。

“臣等叩见陛下!”

几名太医被宣召了来,还有一并在病床前服侍的景王赵杞和安王赵楧。

赵杞是老六,赵楧排行第二十五。赵杞的母亲是后宫中一并不出头的充仪,同时他也是赵佶一众儿子中迄今还留在京城的最年长者。

之前的老大、老三和老五都已经南下了。而赵佶的第二和第四子,早殇。

现在就景王赵杞为长。

“六哥、二十五弟,快平身!”

赵构上前扶起了赵杞。看着年纪并不大的赵杞,两鬓处竟然有了不少白发,不由的感慨赵佶的运气。都说天家无父子,结果这赵佶身边还真有一个孝顺儿子。

皇城司对留京的皇子们都有很细致的监察,赵杞无论是在自家王府,还是在赵佶的病榻前,端的都是孝子。

赵构先前命他在大宗正司勾当,看来还真没有出差。

孝子贤孙样儿的宗室宗亲,大宗正司可不就是最好的去处。

安慰安慰太后,宽慰宽慰病榻前的兄弟,再问一问太医,然后亲手端着药碗为病入膏肓的赵佶服药,这就是赵构来延福宫的流程。

今天本也该这样。可就在赵构正宽慰赵杞、赵楧的时候,忽然的,内间里响起了一声惊叫,然后就看一个内侍屁滚尿流的爬出来禀报:太上皇不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