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章 一统天下(上)(2 / 3)

帝御仙魔 我是蓬蒿人 5280 字 2020-09-27

正经见解,做起来也有章可循,几乎没什么难度,李晔点头表示同意,“就这么办吧。”

说完这话,李晔看向陆林轩,觉得还是给予对方应有尊重,遂礼节性的问道:“你觉得如何?”

陆林轩翻了个白眼。李晔把什么都决定了,她根本无力反对,这个时候李晔询问,还真是纯礼节性的,她没有发言的余地,“你说什么就是什么。”

闻言,李晔露出了很礼貌的微笑,不过这个微笑落在陆林轩眼里,怎么看都有种还好你识相的,若不如此,你恐怕就要出丑了的恶趣味。

大食的事没有太多需要李晔亲力亲为的东西,需要仔细商议的问题,在高原的时候也都做过决定了,现在大部分都是按章推行。加上有陆林轩的帮助,李晔觉得大势大局会很顺利。

在大食彻底稳定下来之后,李晔回到了长安。

长安还是跟往常一样,市井繁华,秩序俨然,活力四射。

有李振、崔克礼、刘大正在,保底的军政事务都没有任何问题。在西征期间,皇朝的重中之重,是保证西征大军的战争需要,如今西征之事已经了结,重担卸下,朝野自然更加和顺。

民间百姓知晓大军在皇帝带领下,不仅收复了盛唐之时的西域疆域,还西征灭掉了强横一时的大食,自然是欢欣鼓舞,斗志沸腾。本就骄傲自豪的大唐人,此时更是意气无双。

哪怕是乡间种地的老农,都有一股睥睨四方的豪气。

当然,民间百姓之所以奋发,之所以有锐意豪气,仅凭皇朝战胜强敌开疆拓土是不够的。

说到底,这不影响平常百姓的普通日子,真正让大唐百姓,跟皇朝气息相关,自觉一荣俱荣一辱俱辱的,还是大唐皇朝正视、尊重每一个百姓。

现如今的大唐,自从普传修行功法,兴建学院、学堂以来,每个适龄者都能修行,少年人年轻人都能读书识礼,且基础时期的一应花费,都是由朝廷承担,民间百姓只需要出人即可。

这种优厚待遇,让大唐人人将皇朝和自己视作一体。

也亏得是大唐有了美洲资源,这才能负担得起这般花费。

李晔回到长安之后,处理国中大小政事之余,免不得陪皇后吴悠闲聊玩乐。之前李晔出征大食的时候,吴悠便在长安坐镇,她修为不凡,又识得大体,很能稳得住局面,让李晔完全不用担心长安有什么变故。

说到底

,中原才是李晔基业的根本,征伐天下统一此界,都是在中原合力倾力的基础上施行。若是没有中原戮力同心,李晔做什么都只是镜中花水中月,饶是一时得手,最后也会烟消云散。

中原军政之事,都是秩序内的杂务,有李振、崔克礼主持,足以应付日常事务,眼下又没有什么变故,自然是一切平顺。李晔回了长安,在这方面花费的时间都很少。

这也是他刻意为之。

李晔作为此界最强修士,往后必然走向天外,就眼下形势而言,需要跟蔚蓝文明打交道,还可能去到其它星域,甚至是远离此界许多光年。寻常时候,李晔根本无暇来管理此界具体事务,这个时候,就需要宰相有能力撑得住大局。

“蔚蓝文明的事,你打算何时布告天下?”

李晔回到长安不过一个月,陆林轩就跟了过来,以两人的修为,万里之遥也不过是转瞬即至,倒没有什么跋涉之劳。她来了之后,见李晔除了处理政事,大部分时间都是跟吴悠等人四处游玩,便忍不住询问。

“蔚蓝文明的事,暂时不宜完全告诉百姓。虽然自从我普传修炼功法以来,大唐子民的智慧已经得到很大开化,但开民智这种事,毕竟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冒然将如此复杂、违反固有认知的事告诉大家,只会引发迷茫与混乱。”

李晔对这件事早有谋划,天外世界的事,除了远东都护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