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北上(2 / 3)

帝御仙魔 我是蓬蒿人 6794 字 2020-09-27

她脸上虽然没有表情,嘴角却微微上扬,这让刚刚洒落来的阳光,正好沦陷在她的酒窝里,“有时候殿下总会自说自话,多半还是些旁人听不懂的胡话。”

李茂贞竖起大拇指,以表自己对这话的坚决认同和拥护,“他这人轻易不迷糊,一旦迷糊起来就神神叨叨的。道门不是有个说法吗?说他是三世亡国之君,估计是觉醒前世记忆了,思绪有些混乱。”

上官倾城没再说话。

李茂贞手搭额头看了看太阳,半响后对上官倾城道:“时辰差不多了,该下令全军进发。今日若是行动快些,就能在日暮之前奇袭绥,拿下这道通往定难军腹地的门户!”

上官倾城却摇摇头,笃定地说道:“我们不打绥州。”

李茂贞怔了怔:“不打绥州?那打哪儿?”

上官倾城眼神锐利:“绕过绥州城,直取夏州!”

夏州是定难军治州所在,也是党项人在这一带的大本营。可想而知,党项人的军力和修士,多半都集中在彼处。

李茂贞扰扰头:“奇袭夏州?你这个大胆的建议我虽然很欣赏,但危险却是大了些。后面的军队还未跟上,我们冒然孤军深入敌境,怕是不太符合兵法精义。”

上官倾城调转马头,从高坡上缓缓行下,头也不回的说道:“兵法是什么?我只清楚眼前这一战,该如何取得胜利。”

李茂贞哑口无言。

堂堂兵家名将,竟然口口声声说自己不知道兵法是什么,天下恐怕没有比这更滑稽的事了。然而上官倾城后面那句话,却让李茂贞无法反驳。

能够清楚知道眼前战斗该如何取胜的将领,又如何能不是名将?

李茂贞没有跟上官倾城争个清楚明白的心思,对方是兵家名将,她又不是。在大军指挥这件事上,李茂贞还真没有跟对方扳手腕的意思,也没必要。

更何况,来之前,李晔就明确点出了她俩的配合之道:军队指挥交给上官倾城,冲锋陷阵交给她。

李茂贞不知道的是,此刻在上官倾城心里,关注的并不只是如何战胜党项人。

她接到的军令,是一个月内攻破党项、沙陀两部。但在这个军令之上,还有一个李晔没有明说,那在上官倾城看来,是完全不需要多想的问题。

击溃党项、沙陀后,保证狼牙军的周全。

因为届时,很可能要面对契丹大军的进击。

虽说直到目前为止,上官倾城都没有接到,契丹大军会突然过来消息,但对一个胸中有全局的将领来说,这只是需要考虑的最基本的东西。

无论如何,上官倾城不会允许狼牙军吃败仗。无论是被谁击败,在什么情况下击败,都不行。

......

夏州。

李思谏正在教导自己的侄子,也就是李思恭的儿子李彝昌读书。

“如今我们虽然被唐朝皇帝赐姓为李,但你要记住,我们是英雄的拓跋氏后人。李姓不过是我们为了得到朝廷优待,暂时拥有的姓氏罢了——当然,若是日后需要,我们也可以一直姓李。

“可你要明白,我们身体里流淌的,是拓跋氏的高贵血液!当年,我们拓跋氏的先祖建立大魏皇朝,雄踞草原与中原,连长安洛阳都握在手里的时候,彼建立唐朝的李氏还不知道在哪里!”

李彝昌尚且年少,要不然李思恭死后,也不会是李思谏做节度使,因为年纪轻,没有自己的阅历见识,所以他对李思谏的话深信不疑。

李彝昌激动地接话道:“我们拓跋氏有这样英雄的祖先,有这样荣耀的时刻,现在为何会偏居一隅,对李唐皇朝卑躬屈膝?”

“这只是权宜之计罢了。”

李思谏摸着李彝昌的脑袋,眼中露出追忆、懊悔之色,“当年,文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大兴文教,让咱们的族人都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