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3章 技术上没问题(2 / 3)

动力之王 千年静守 6560 字 2020-06-01

豪的、滔滔不绝的给陈耕介绍道:“比如与ai25的核心机相比,新型ai—222—25发动机改进了高压压气机,增加了一级高压压气机,重新设计低压部件。

另外,我们不但增加了燃烧室喷嘴的数量,而且重新优化燃烧室的设计,让ai22225的燃烧室比ai25tl的燃烧室效率提高了5。

另外还有高压涡轮,ai22225的高压涡轮采用了与d—27发动机燃气发生器的高压涡轮相似的冷却结构,而且,ai22225发动机是在继d90a发动机之后苏联第二款采用了全权数字控制系统外加机械液压备份的涡扇发动机……”

陈耕听的连连点头。

他自然知道,所谓的d90a,就是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ps90a,让国内无数军迷们尤其是毛粉们流口水、希望采购乃至引进的发动机——ps90a可是理论上我们能够买得到的、性能可以与美国佬的c17运输机上面的普拉特·惠特尼2040发动机相媲美的军用涡轮风扇发动机啊。

想法当然是很好的,只是这些毛粉们完全无视了一个问题:老毛子肯么?

先不说毛熊肯不肯将ps90a出售给我们的问题,就算穷疯了的毛熊肯出售成品,就像是向我们出售d—30kp—2和al31f一样,但毛熊肯向我们转让发动机的相关技术?

要知道,就算我们采购了几百台d—30kp—2和al—31f,毛子也没向我们转让这两款发动机的相关制造技术——成发厂之所以能够制造国产版的d—30kp—2、也即涡扇—18,那还是成发厂自己争气。

而且,就算毛熊肯向我们转让ps90a的技术,但我们没走完从项目立项到研发、定型的全流程,对于这款发动机也永远都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而对于一个理智与国防独立的国家来说,这是绝对无法接受的——如果我们要研制自己的高性能战斗机,走完航空发动机的全流程,绝对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好像又跑偏走神了?

陈耕急忙回神,就听维亚切斯拉夫·伊夫琴科记者说道:“权数字控制系统可以保证计算机系统对发动机的运转进行适时的监控、并且保证发动机随时运转在最佳状态之下,另外,按照您当初的建议,我们还在设计之初就将ai—222—25发动机设计为单元体结构……”

说到这里,维亚切斯拉夫·伊夫琴科明显的兴奋起来:“单元体的设计真是个好东西,在使用过程当中,一旦有已到寿命或作战损坏的单元体,可以在前线机场的维修车间立刻马上更换相关单元体,大大简化了维修程序……”

什么单元体结构,就是模块化的设计嘛!

单元体是苏联这边的称呼,陈耕更习惯的称呼还是“模块化设计”,这个概念也是ai22225发动机项目立项之初陈耕提出的建议,现在的苏联,虽然为了在前线机场维修时的方便,虽然还没有明确的提出“模块化设计”的概念,但在实际的研发当中其实已经开始这么做了,只是标准不明确、不统一,模块化的工作做的也不够好。

但这次不同,按照陈耕当初与苏联政府达成的协议,ai—222—25发动机的技术和专利可是要与自己共享的,陈耕对模块化这一块提出了很多建议,现在看来,伊夫琴科设计局将自己的这些建议都听进去了。

陈耕对这个很满意,有时候设计师过于天马行空是真的让投资者头疼:“这些我都了解了,不过我更关心成本的问题,和ai25tl相比,ai22225的生产成本会高多少?”

ai22225的很多技术都是继承自ai25tl,现在,陈耕更好奇,ai—222—25发动机的制造成本会比ai25tl高多少。

“不是很多,”维亚切斯拉夫·伊夫琴科说道:“大概在20至23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