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广而告之(1 / 2)

赵家宝赖着不走,一副牙疼的表情,心里默默的吐槽着:“您是大国企出来的,什么大数字没见过?可不像我…就算咱们自己厂子生产的占了1/3,那也是10多万啊…”

“10多万啊…”赵家宝不由自主的小声嘀咕出了声。

“嗯,表面看毛利还行,就是后继不足,明天就是国庆,再像今天这么折腾一下,后天就空货架开门了…”会计王姐还是一脸冷淡的打击道。

“呃…”说到生产量,赵家宝眉头皱的更紧了:“我再去看看吧,门店不缺人手的话,我再去看看小玉那边,这批培训的女工怎么样,什么时候能正式上岗…”

……

‘姝媛’之所以取得如此开门红的成绩,当然不只是开业这天的饥饿营销、让利、噱头这么简单。

而是早在批地、办证照、贷款时就已经制造出了舆论和话题。

这些话题从最初切入高收入圈子的大手笔问题,到之后切入干部、铁饭碗圈子的贷款问题,再到后来扩大范围切入普通民众的招聘问题…

早在开始招聘裁剪师傅和缝制女工时,‘姝媛’服饰就特意扩大了声势和开出了严苛的招聘条件,打了一波免费广告。

先声夺人的给大众留下了‘姝媛’服饰必出精品的印象。

“哎,你为什么说那个什么服装厂出的衣服肯定是好东西呀?!”好奇的路人甲。

“那还用说,你没看她们的那个招聘启事,裁剪师傅必须有5年以上的独立裁剪缝制经验,有在知名裁缝铺担任师傅或者在大中型服装厂担任裁剪师的有经验者优先录用,缝制女工必须能独立的操作锁边、缝纫等等的能力…”热心的路人乙。

“还有啊,你看,那个附加条件,更能说明许多问题:个人条件优异者、品性端正上进者、有发展潜力者,或虽无以上技能,但公司免费进行新人入职前培训,且交通和伙食补助...”看问题更深入的路人丙。

“这能说明什么吗?”懵逼的路人甲、乙。

“能说明的问题大了去了,比如这公司虽然是新开的,但是,照这个敢垫资培养有不确定因素的未来职工的架势,说明人家根本就不差这点小钱,更说明这公司的投资人可能还不是咱听说的什么郑总、宁总,有可能背后有大树嘞,嗯,有可持续发展性。”

“还有啊,敢培养人,又没约束后续,他们就不担心把人培养好了,人不在他们这干了吗?”头头是道的路人丙。

“是啊...”同款疑惑的路人甲乙。

“这只能说明人家准备的成功入职后的待遇足够吸引人,让人学会了就不会有撤离的心思。”路人丙斩钉截铁的下着结论。

“综上所述,这个公司有足够的自信,对待遇的自信,更是对可发展的自信,而可发展的自信,来源于基于口碑的销量,服装行业,不但心口碑,那就要有良好的质量做基础,所以...所谓的必出精品倒也不是夸夸其谈,仅看他们对职工的要求,这‘精品’二字也是可期的!”

“哦…照您这么一说,还真是这么回事儿,不行,我得通知通知我的那些三姑六姨们,看有没有合适的人,过去试一试,万一选中了,听起来不比县里纺织厂的女工差…”

“对对对,总好过跟着咱这些大老爷们再翻土疙瘩…”

旁听的个路人们就这么口口相传的传播了出去,先为这第1波群众基础造出了势。

第2波宣传在招聘的热度退了以后铺设了出去。

当然,不能再基于不见东西空撒网了,而是出了一些小钱,制作了一些家家户户都实用小物件,把‘姝媛’的广告和服饰特色彻底的润物细无声的推广了出去。

夏之樱本来是想不太费神的排版一些带小图片的小广告,像发传单一样的发出去,但是,试验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