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 故地重游(1 / 3)

清末恶徒传 蹈仁 4129 字 2022-01-25

朝廷的邸报下来了,这是个杨旭获取新闻最重要的渠道。关于朝鲜的中日对峙的场景,邸报上只是一言带过,上面最重要的就是官员的升迁,杨旭对其他人也不重视,关键自己也不认识,唯一认识的人就是浙江布政使胡聘之迁陕西布政使。这可是个老熟人啊,以后还要主政山西呢,杨旭期待着胡聘之能不能路过平阳,自己多努力拍拍马屁。

其实胡聘之在六月末就入京,先后拜访了李鸿章,翁同龢,以及在京的重臣,,趁此机会,将自己对日本的心得说了一遍,这些话对李鸿章,翁同龢具讲过一遍,但是李鸿章的心思是,打仗损耗是我的力量,只要有一线希望,李鸿章不准备备战刺激日本人,和谈才是最好的打算。到了翁同龢那里,情况反了过来,翁家一力主战,但是想把淮军调往朝鲜,与胡聘之的以鸭绿江为天险阻敌锋芒截然相反,胡聘之不是傻子当然知道翁同龢的打算,他是想把李鸿章手下的兵都耗死在朝鲜拉倒,这样的话他翁家的实力就会直隶第一等了。这份狼子野心的让胡聘之满身的失望。

最后入宫觐见慈禧和光绪皇帝,慈禧处处以和谈为主的意见,京城里早就谣传慈禧为了自己寿宴耗费了数千万两白银,一旦开战,谁还有心思过寿宴,打胜了还好,打败了这寿宴还怎么过,胡聘之心理又是一凉。到了光绪问话,光绪以翁同龢的意见为主,主张战在朝鲜,御敌于国门之外,胡聘之此时的心理像寒冬腊月一般,这是个草包啊,日本陆军怎么样?淮军怎么样,一查便知,经过胡聘之在驻日官员的了解下,日本陆军基本上一天一操,数月得不到休息,军备齐整。淮军承平二十多年,被腐朽的官僚作风腐蚀一空,尸位素餐,吃空饷,上上下下的任人唯亲,早就失去了锐气,加上武备不全,军饷不足,哪里是朝气蓬勃日本陆军的对手。御敌于国门之外,前提你能打的过敌方,最起码势均力敌吧,你从哪里看出来双方势均力敌了,胡聘之还是小心翼翼的解释到,一旦淮军失败溃散,我大清连后备的阻挡之力,都没有了。光绪以奉天还驻守数万绿营,京师还有数万营兵,何不能挡住日军锋芒。

光绪和慈禧不一样,慈禧不管是粉饰太平还是用人谋事,她知道国家状况,知道淮军再烂也比京师和奉天的十数万军队强多了,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要不然天平天国运动,就不启用地方“勇营”了。还不是八旗和绿营烂透了。光绪不一样,他一直被灌输的思想就是国家的兵丁都是一样,既然淮军打光了,还有后面的绿营和八旗,那还怕什么,听说日军就十万军队,光直隶的军队加在一起有二十多万呢,二打一还打不过吗?再加上帝师翁同龢的怂恿。这皇帝的治国能力还不如皇太后呢。

胡聘之有些心力交瘁,得了陕西布政使的职位后,就朝着陕西赶去。

杨旭召唤赵河把“海龙寨”驻扎的人马撤回吧,不过这条线的损失还是令杨旭挺心疼的,每月近千两银子的进项,光是杨旭在乡宁的县城所有的商铺,一个月都赚不到五百两,杨旭自己的梦想就是带领一群人马打家劫舍,大块吃肉大口喝酒,看来这点梦想也羁留不住。

浮山和太平的山匪,都是一伙占山为王的山匪,根本不值一提,在纪邕的提醒下,首先把浮山和天平两县下达公文,要求准备好粮饷和剿匪的用银。

平阳标营的作战方法可不是这个时代任何军队可以比拟的,标营针对浮山和天平两地的山匪各派出二十人的侦察小队,要求绘制前进,敌方据点的地形图,马队和步队两队自从上次比试完之后,像是竞争一般,什么都要比个高低,由队官带领,队官是正八品的职位,路上遇到官差可以方便脱身。

话说回来,胡聘之从京城出来直奔太原,先是拜访巡抚张煦和按察使丰泰,然后直接顺着大道奔西安府,路过平阳的时候,忽然想起一个小朋友还在这里任职,便转进了乡宁县,虽然相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