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县里谁最大(1 / 3)

清末恶徒传 蹈仁 4474 字 2022-01-25

尽管听得热血不已,但是杨旭没有丝毫要改变的念头,千万人作孽,一个去救赎,是没有用的,杨旭要的是改变规矩,小到一个县,大到一个国,规矩才是大道!不过这话没法说,说了就是谋逆。对于齐敏,杨旭很是欣赏,要是有机会可以收归麾下,不过在目前来讲,只停留在欣赏。不过这老小子可能刚做了一个错事,看着赵河一脸狂热崇拜的表情,简直把齐敏当邪教头子了,杨旭一脑门子汗啊,回去得把赵河从县衙支得远远的,省得坏事!

齐敏买巡检花了一百五十两银子,这倒是听了杨旭一脑门子汗,自己次次买官都是千两的花销,是不是被人坑了?深谈之下,杨旭才知道,每个省的价格不一,其他省不知道,山西的规矩是九品一百五十两左右,八品在二百左右,而七品官现在涨到六百两银子,但是九品的买到就有缺,像七品官,官好买,缺难找,像雍正时期的红人李卫在康熙朝的时候花了近千两买了五品员外郎的职务,当年就上任,算是异类了,属于清朝前期官吏不够,现在已经超编太多了,一个缺五个人等着,杨旭琢磨着是不是自己也买个七品官当当,自己不差那点钱,买来威风一下也好啊!

一坛子酒喝完几个人也是醉意凝重,聊得也很投机,尤其是赵河最后彻底拜倒在齐敏的作风之下。

平静了一夜的时光在早晨被打破了,四处的叫喊声,杨旭在简陋的床板上翻了一个,毫不理会外面的情形,要造反还得十八年后,现在急什么?一个时辰的时间过去了,帐篷外传来稀里哗啦的声音,一个脚步声由远及近,忽然门帘被掀开,强烈刺眼的光芒瞬间闪进眼帘,杨旭把手挡在额头上,看清来的人是赵河,“大清早的,闹啥呢!”

杨旭一直没有习惯古代人的起床时间,在赵家甸基本上天还蒙蒙亮大约四五点钟的样子,人就起床了,如果身边有个人像林霜或者苏凌筱在一起,早上自己总被折腾的也很难受。

赵河看着杨旭眼睛睁不开的样子,赶紧把门帘拉起来说道:“寅时,谢把总招呼大家去见一面,说不剿匪了,让我们回去,外面很多人在拆帐篷呢。”

杨旭闭着眼,心理猜到伏击霍州青壮的事情已经传过来了,这谢把总萎了,本来还想跟官兵打一仗,也好让平阳府那帮老爷们长长记性。

嘴里骂了一句,“这帮操蛋玩意?”话音未落,齐敏掀开门帘走了进来,刚好听见这句话,“杨大人说的是,这是什么玩意?虽然和我想的一样,但是连匪徒的面就没见到,自行散去,那以后贼势更胜啊!”说完,脸上尽是忧思沉重之色。

看着他这样,杨旭心理挺不是滋味的,哄骗一个狡邪混蛋的贪官和一个正直为民的清官感觉不一样,前者心情舒服,酣畅淋漓,后者心里五味杂陈。杨旭摆了一下手拆开话题,“今日一别,不知哪天能再相见,在这里祝齐兄飞黄腾达了!”

齐敏脸上化成调侃状,说道:“谢杨兄吉言,不过这话在白天如梦境一般。”

杨旭指着他,“你呀,以后尽量圆滑一些,不是说同流合污,好歹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虽不及功也不为过,这日子啊,也能好过一些,如郑克柔所言,难得糊涂!”

“大人好言,我记下了,咱们山高水长,就此别过!”

看着齐敏清瘦但挺拔的身姿,杨旭知道他没听进去,也不好再说,招手说道:“我来了八天的吃食,也懒得都带回去,待会你拿一半,虽不值几个钱,好歹一番心意。”

看着齐敏眼里的笑意,“多谢杨兄,赵兄别过!”说罢,走出门外。

回去的路程很是轻松,平阳府往西走三十里就是乡宁境内,在杨旭的打击下贼匪全无。不料进了县城,一个消息引爆了杨旭的耳朵。李文轩走了,提前带着家人师爷回京城候任去了。

李文轩确实走了,这是个聪明人,只要在任上,剿匪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