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青雨又来了(1 / 2)

其实这些商人看的没错,郑宏确实是想在金陵城做些大文章。

商人们送来的礼物钱财被他一分没动的全部封存入库,因为这些钱财他有大用处。

而金陵城的县衙也被他从隔壁的金山县迁了回来,于此同时,他也呈密折与东宫,并且转呈玄宗皇帝。

密折里被郑宏添油加醋的写道:杭州的顾家和扬州的陆家在江东实在是根基深厚,影响之大。

江左一十三州之地大有只知顾陆两家而不知朝廷之势。

所以为了更好的瓦解两家在江东的影响,必须由朝廷出面,在江东再扶植一州,以此与顾陆两家抗衡。

而这个地方,没有比六朝古都的金陵更合适的了。

无端攀咬,构陷他人,这是郑宏最担心梨园卫跑偏的原因之一,他可以扪心自问的说自己为了大唐,

那么后世的梨园卫之主就可以扪心自问的说自己为了陛下,从而大肆的打压政敌。

“哎”的叹了一声,郑宏也是有些无奈,但是无奈又能怎样,也许这就是政治吧。

郑宏在金陵城足足的呆了两个月,早在一个月前,朝廷便颁下圣旨,将金陵城的行政规模有县升到了州。

并且由郑宏举荐,将司农寺少卿刘晏,调往金陵任刺史。

这位对经济方面颇有一番见解的能臣,在郑宏的心里是金陵刺史是在合适不过的人选。

虽说他这样做一定会引起朝中的不满,说他结交同党门生,对他的声誉将会有很大的损失,但是他也管不了那些,

反正现在自己已经权倾朝野,那老子索性就不辜负你们一回。

如今金陵虽以任命了刺史,但是刘晏还没有到任,所以由郑宏暂代金陵刺史一职。

在郑宏掌管金陵城的两个月里,金陵发生了翻天复地的变化,城内坍塌和夷平的房屋都在重新建设。

商人的目光是敏锐的,当朝廷将金陵由县提升为州的圣旨下达以后,彻底的将这些商人心里的最后顾虑打消了。

他们纷纷的来到金陵发展生意,就是举家迁徙的也是大有人在。

江东虽然地域庞大,但是当时能数的上的大城也就只有扬州和杭州两地,但是这些都是顾陆两家的势力所控,

像他们这些个体的商家自然也是在这两地发展生意。

虽说顾陆两家没有刻意打压他们,但是他们也难免受到些许的排挤,可是如今却是大不相同,金陵开沪,

对他们来说,这自然是个好消息。

今天是金陵商户成立的日子,在金陵城中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宴会,作为一手促成这个商会的郑宏,

自然出席了这场宴会。

金陵商会的会长早已经内定了一个在江南商界颇有威望的茶叶商人,此人名叫范思琪,他的茶叶生意做的极大,

甚至通过丝绸之路远销中亚。

这个范思琪并非梨园卫之人,这是郑宏的意思,金陵商会是纯粹的的民间组织,就不要与朝廷有一点关系。

宴会过后,酒后的郑宏,瞧着晚风吹拂,低低俯首的无边绿草,打了一个饱饱的酒隔。

他吐出一口酒气,在几个贴身侍卫的陪同下,醺醺然地走向自己的住处去了。

就在此时,地平线上,数百名骁勇的骑士,护侍着一辆垂缨豪华马车,正向金陵城急驰而来。

车帘上的铜铃叮当作响,就如车中佳人的那颗芳心,急促而又充满了喜悦,残阳如血,

何青雨还没有看到金陵城的城廓,但是那颗心,却已经飞进了金陵城,飞到了郑宏的身边。

喝一杯淡绿色的清茶,郑宏悠悠然地进了卧室,脱了外衫,只着小衣倒在榻上。

榻上的褥子不软不硬,躺上去正解乏,郑宏舒坦地伸了个懒腰,拉过一床薄被横搭在腰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