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连降九级?(1 / 3)

“在长安城里另开一县这个事你想都不要想了,你以为你父亲的中书省和六部都是摆设吗?

我让高力士私自在万年县的管辖内给你划出十几个坊市,你先做着,做好了再商议。”

玄宗皇帝轻描淡写的几句话,令郑宏甚是开心。

但玄宗皇帝随后又道:“这事我只让高力士把招呼打到万年县衙,但凡京兆府尹插手我都不管,

所以你也不要做那些出格的事,你休想仗着皇家的权势为所欲为。”

郑宏心中一乐,强拆这种事他可干不出来,玄宗皇帝这么安排,可是确实有些束缚了他的手脚,

不过在他的眼里,这些事情倒也好办。

这事想要不出格,实在是太难了,因为他想通过这十几个坊市来做一个实验,

看看能不能改变一下大唐现如今的社会体系。

因为大唐无论多么强盛辉煌,可它始终是一个以农立本的国家,而以农立本的封建王朝却始终逃不出一个魔咒,

那就是均田制逐步瓦解,土地兼并现象日趋严重,使其耕者无田,社会自然动荡,之前的汉朝如此,

后世的大明依旧如此。

想要解决土地兼并问题,那就只有改革这一件办法可以解决,但是改革的成功率太小,而且风险也太大,

搞不好就会引火自焚。

所以郑宏有一个大胆的想法,那就是把堵换成疏,与其处处防备,倒不如大力支持。

像是后世的大宋,将土地买卖投入商品市场,从经济学角度上来讲,

不受约束的土地交易的确可以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也使宋朝在短时间内积累了大量的财富,

可是根本的社会矛盾却依然没有解决。

只不过是在繁荣的经济下,将这些矛盾掩盖住了而已,郑宏相信,就算蒙古人不南下,

赵宋王朝早晚也会吃下自己种的苦果,从而自己把自己给玩死。

但是郑宏坚信,只要按照他为大唐设计的发展之路走下去,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众所周知,是“工业革命”将大英帝国带上世界霸主的地位,但是众人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才引发的“工业革命”吗?

那就是“圈地运动”。

大英帝国的一场圈地运动,使地主获得了大量的土地,从而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

而大量失去土地的农民只能向城镇转移,为资本家的工商业服务,以获得工资来养活自己。

获得生产力的工商业得到发展,农民可以从中得到大量的酬劳,同时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而使农产品价格下降。

这样一来使农民的生活成本反而比有土地的时候更低。

这样的良性循环,才使得大英帝国的“工业革命”轰轰烈烈的开展起来。

现在大唐的工商业还比较松散,根本无法发动起那场所谓的工业革命,所以郑宏便想用这十几坊市为基点,

看看能不能将大唐的工商业发展起来。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现在摆在郑宏面前的还有一个严峻的问题,那就是权利,权利不够就会处处受到掣肘。

最起码现在,在这长安城的万年县衙里,不会受到阻力吧。

郑宏以前几次来过这皇城,对这座皇城早就很熟悉了,尤其是这吏部,因为他之前来过。

但是那一次还是来办“公务员入职手续”,今天这还是第一次以客人的身份来这里。

吏部的小吏笑容满面地把他迎进衙门,陪着他经过百余名的甬道,过仪门,绕向后院的吏部尚书的“办公室”。

这小吏如今已五十出头,二十岁便进了吏部做小吏,在吏部做了三十年的小吏,生活过的也算是惬意,

但不知为何,最近突然间想要上进了,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