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四舍五入就是一万(2 / 3)

到你的邮箱吗?”战兰说。

“这么快?”米嘉吓了一跳,拆迁区面积不小,里面大大小小应该有几百栋楼,说不定上千栋,哪些有广告牌哪些没有,一下子根本弄不清楚。

至于广告牌的业主是谁,实际控制人是谁,产权登记在谁的名下,那就更加难了,不到拆迁的最后一刻打上几百场官司都不可能确定下来,这时候怎么能列表?

接收了邮件,点开一看,还真像模像样。开头就是一张拆迁区的地图,每一栋有广告牌的大楼都标识了出来。后面还有列表,每一个广告牌位置在哪,大小方位,乃至于业主是谁。

“你从哪里找来的资料?”米嘉问。

“从很多地方找来的,工商局有一些,城管那里有一些,税务哪里有一些,还有广告公司也有,全部凑起来,应该能八九不离十,准确率应该在五成以上。”战兰说。

“广告公司?”米嘉问。

“那些广告牌都是广告公司做的啊。”战兰说。

“龙津有多少广告公司?起码几百家吧?”米嘉感叹。

“没有,不足一百家。”战兰说。

原来这么少的吗?说起来也是。以前米嘉觉得天上有无数星星,龙津有无数家餐馆饭店,这两个印象都是错的。天上如果有无数星星,夜晚星空应该明亮无比,因为不论你朝着哪里看,都会看到无数光源。

餐厅也一样,龙津一共就那么几百万人口,就算每人开一家,那也就是几百万家餐厅,远远称不上无数。龙津有可能家家开餐厅,人人当厨师吗?当然不可能。如果说一百人里面有一家餐厅,那么全龙津应该有几万家餐厅。这个数字还是偏高,如果说一千个人里面有一个餐厅的话,那就是有几千家,一天吃一家,十几年就吃完了。

一个城市的资源是有限的,市场容量是有限的,各行各业能够容纳的岗位也是有限的。不过米嘉没想到广告公司才一百家不到。这里说的可不是那种高大上做电视电影互联网广告的广告公司,而是打印传单做广告牌那种干粗活的接地气广告公司。

“原来这么少。”米嘉说。

“龙津又不是什么大城市。”战兰说。

“几十家一家家问过去也难为你了。”米嘉说。

“不用啊,他们互相都认识的,只要找个人面广的就可以把数据库都调出来。”战兰说。

“还有数据库?”米嘉问。

“人家靠这个吃饭的啊,谁承接了哪一个广告牌,开价多少,用的什么纸什么油漆什么工人赚了多少,互相盯得可紧了。”战兰说。

“原来是这样……你认识人吗?”米嘉问。

“不认识,直接打电话过去,说我们有广告牌想要找人做,转几下就找到人了。”战兰说。

“这么问人家就把所有资料都拿出来?”米嘉有些不信。

“我找到人,给了他三千块,他就什么都说了。”战兰说。

“三……三千。”米嘉张大嘴,给钱人家当然什么都说。

“我怕那人骗我,又找了另外两家公司问。”战兰说。

“九千!”米嘉倒吸一口凉气,这四舍五入都一万了。

“没有,后面两家一人给两千。”战兰说。

这就是七千,四舍五入还是一万啊!

“这个……”米嘉不知道该怎么说。

“什么?”战兰问。

“是不是太花钱了。”米嘉好容易才说出口。

“但是效率高啊,要是靠我一个个去统计,这要统计到什么时候,现在面临拆迁,分秒必争的时候,当然是宁愿多花钱来抢时间。”战兰说。

“我是说这个……这个没法子入账。”米嘉说。

“这么几千块,算了,当我私人出钱。”战兰说。

“这怎么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