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广告牌(2 / 3)

去,那就属于不可控力。

不过再怎么说也就是300块,压力小很多。至于超过原来的250块,一次交一年肯定比一次交一个月优惠。廖老板点了点头答应下来:“好,那就三百吧,现在交吗?”

“现在就交吧。”米嘉说。

廖老板拿出手机来,给米嘉转了三百,米嘉就给他写了个收条。一个月300,一年是3600,原来只是三千块的呢,这还多赚了600。原来整栋大楼一年的广告牌收入是一万六,米嘉这就等于赚了四千。再加上涨价,起码还能赚几千,这就差不多一万了。

更妙的是这些钱都不用出门,只要下楼走一圈就能收到手。可惜的就是太少了,要是多一点比如十万八万的,那一整年都不用干活了。不过这钱只能赚一年,到明年这个时候,大家都知道拆迁不了,业委会绝不会再把广告牌承包给米嘉。

就算米嘉签了合同都没用,业委会自己出个通知就把广告给否了,米嘉还能跟他们撕破脸打官司吗,就算真的去打官司还打赢了,拿的钱都不够给律师费的。

炸鸡店隔壁是桂林米粉,这店只有招牌,没用广告牌,米嘉就跳过去。再隔壁是一家药店,不是连锁,所以很需要广告牌,除了自己楼上租了一大片广告牌,在楼顶还租了一块。

这是广告牌最大的客户之一,米嘉本来已经做好了要持久战的准备,没想到药店的老板对米嘉的提议非常赞成——他本来就在苦恼要不要租多一年,现在可以一个月一个月付款再好不过。

药店隔壁是两家手机店,表面上竞争很激烈,这家送电饭煲,那家就送风扇,这边搞活动,那边就大减价,实际上两边都是同一个老板,用的同一个仓库没,卖的是同样的手机。

这两家店也租了两块广告牌,针锋相对,形象分明,似乎有不共戴天之仇。有客户进门,导购都会说对方的坏话,声称自己这儿物美价廉,对方物廉价美。

一进门,首先看到的不是手机,而是电风扇电饭锅花生油还有鸡蛋,买手机就送,看着很是划算。其实羊毛出在羊身上,人家送多少出去,都会在手机上赚回来。

米嘉拿着业委会的通知上门也没见到老板,只是来了个刘经理,告诉米嘉他们已经找到了新的铺面,所以不用租这边的广告牌了,言语间还很不客气。

“米先生,你们这儿的服务我不得不说一句,很不专业!”刘经理说,“我们跟你们投诉过多少次了,桂林米粉味道太大,影响我们生意,客人来了都不仔细看手机,捂着鼻子看不了一会儿就跑了,你们为什么就不能把他们赶走!”

“他们先来的,你们租这铺面的时候就知道隔壁有桂林米粉啊。”米嘉忽然想起一事,“业委会答应过你们要把桂林米粉赶走的吗?”如果是这样,那么刘经理的抱怨就有道理。

“这是商业规矩,还用得着答应吗?他们先来的又怎么样,我们老板都租你们房子了,你们就应该把桂林米粉赶走!”经理说,“一点社会经验都没有的小屁孩,什么都不懂。”

这些商铺并不是业委会的产业,都是别人买下来出租的,委托业委会管理而已,因此业委会能收点管理费。这种情况下业委会怎么可能赶人,就算商铺属于业委会,人家都签合同了,有没有违反管理条例,怎么能随随便便就赶走。

说味道大那也是夸大其词,这是桂林米粉,又不是螺蛳粉,飘出来的是香味,不是臭味。这种lc区的商铺和餐饮做邻居再正常不过,又不是购物中心。就算在购物中心里面,也不可能没有餐饮,顶多就是间隔好点。

至于社会经验,米嘉的确是没有,可哪里的社会经验都不可能说无端端就帮手机店赶桂林米粉啊,两家手机店的租金加起来也没比桂林米粉多多少。

从米嘉一个宅男的角度看就更是如此,他要买手机,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