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三章 村里来个老木匠(1 / 3)

芒种过后,从城里来了一个老木匠,他白发苍苍,弯着腰,手里拿着一把刻刀。

明晃晃的白水河反射着他刻刀上的光芒,隐隐地让人胆怯地无法靠近。他老了,真的很老。每走一步,都很吃力。但他的目光却跟他手中的刀似的,看人一眼,似乎都把人能刻出模子来。

村里人以为他是来养老的,都很热情地跟他打招呼。他微微点点头,不紧不慢,也不说话,直愣愣地把人看得心慌。直到把人吓跑了,他才嘿嘿一笑,露出几丝慈祥。

来了好几天,怪怪的,引起了村里人的警觉。都防着他,生怕他弄出事情来。很快,他迷上了何老六私藏的那些老物件,便在何老六的白水河钓庄住了下来。

他几乎很少说话,仅有的几句话也是对李金香说的。安排她给他张罗点伙食。他对吃,似乎从无好感。每顿只要一个菜,一碗白米饭,有时候给他多加点酸菜,他似乎比吃菜还高兴。他吃饭的样子,根本不像一个老人,而像一个刚刚从煤矿里逃生出来的饿汉,囫囵吞枣地狼吞虎咽,三两下便把饭菜刨得干干净净的,连一粒米粒都不会剩下。

一两天的过去,李金香逐渐掌握了他的饮食习惯。他喜欢喝茶,越浓的茶越好。但凡有点时间,他都喜欢端着一杯浓茶,闷闷地发呆。

大多时候,吃过饭,喝完茶,他便揣着刻刀,背着他随时带来的帆布口袋,去义善堂写写画画。他的笔法十分的娴熟,往往几笔就能够把义善堂那些穿梁画栋的纹饰和木雕,给重新刻画出来。时不时地还掏出一块木块,一屁股坐在义善堂的门槛上,几片木屑飞过,便是一个活灵活现的人物。

自从他来了之后,何老六便迷上了这个老头。这不是一般人啊,这是老师傅!

何老六那些雕刻的物件,被他从头到脚地摆弄了一番。每次摆弄,他的嘴角上都微微地带着丝丝残忍的笑容,经常不顾何老六的阻挡,拿起刻刀,蹭蹭地几下便完全变了模样。改过后的物件,让何老六惊为天人。

“师傅,您能收我为徒吗?”何老六跟他了好几天,这老头的手段不少,不仅能刻能画,还能写能篆。老头子似乎对村里仅仅喜欢义善堂和幺爷留下的老宅子,而对那些新建的文化雕塑和文化景观不屑一顾。

老头子看了看他,从他雕刻个过的物件里挑出一块,从兜里掏出一个檀木观音,一把扔给他。“啥时候,你刻得有这个的三分功底,我们再说吧!”

自从把檀木观音扔给何老六之后,他便告诉李金香他在白水河钓庄长住下了。何老六知道这是老头子在考验他,很快便入了魔。老头子似乎很喜欢写生,自从何老六入魔之后,他便很清闲,每日揣着画册,蹲在白水河上画起了工笔画。他的画入木三分,而不时灵动飘逸,极其简单的几笔勾线,一幅活生生的白水河,活出了它本来的味道。李金香这才知道他们家老六遇到了老师傅,这是高人!偷偷地找余香帮忙四下打听,这才知道这老头,是县上唯一的一个国家级非物质遗产木刻版画的传人。老头姓霍,县里有文化的人都叫他,霍大师。

老头子独身一人,性情极为古怪。很少有人知道他的具体年龄,但余香说,他应该有90好几了。余香摸不准他的来意,只是告诫李金香一定要好吃好喝地侍候好。要是他能够给鲜家嘴留下点作品,那鲜家嘴就捡到大便宜了。前些年,他早已撩出话来,闭门封刀。他年轻时候的作品也是水涨船高,少则万,动辄五六十万,而且他流入市场的作品极少。

随着年纪越大,霍老头出手的作品也越来越少。鲜有人能够在他那里讨到。

何大海知道他来了,连夜从城里赶了回来。

见到何大海,老头子的眼珠子很快亮了起来。他嘿嘿一笑,“我知道你,你叫何大海,是出了名的何大傻子。”“老人家,您啥时候来的啊,您要来给我